不同膚色的運動員們不分國籍,混合同行進場——這個奧運會閉幕式慣常的一幕,建議者竟是一名17歲的澳籍華人。
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在墨爾本舉行,但當時國際形勢動蕩不安,17歲澳籍華人、木匠學徒文強森寫信給奧運籌委會:“在游行中,運動員應(yīng)該忘卻戰(zhàn)爭、政治和國籍,大家都是一個國家的人,如果真能達到世界一家,那人們夫復(fù)何求?”他在信中建議改革運動員入場式,各國運動員應(yīng)混合同行,不分國籍,以示體育的團結(jié)一致、不分彼此。
12月8日閉幕式那天晚上,留下來的選手全部參加,所有運動員不分國籍大家混在一起,共同度過奧運會最后的時光。結(jié)果閉幕式比以往任何一屆都溫馨感人。從世界各地來的運動員攜手游行,成為該屆奧運會閉幕式的最大特色,也為日后其他各屆奧運會所仿效。
直到30年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改變了奧運會閉幕式模式的建議信,竟出自一名華人木匠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