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廉江市安鋪鎮(zhèn)“文化能手”譚志漢:揮毫撫琴傳技藝

2020年08月07日 11:19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廉江市安鋪鎮(zhèn)“文化能手”譚志漢:揮毫撫琴傳技藝 守護文化在鄉(xiāng)間

  “舍得”“鳳舞”“家和萬事興”“茶禪一味”……日前,在廉江市安鋪鎮(zhèn)文化站,該鎮(zhèn)“文化能手”譚志漢潑墨揮毫,一幅幅或雄勁有力、或飄逸秀麗、或端莊厚重、或飛揚流暢的作品躍然紙上,讓駐足觀看的現(xiàn)場觀眾嘖嘖稱贊。

  藝術涉獵博而精的他不僅追求個人造詣,更志在宣傳、推廣安鋪歷史文化,希望“把‘古仔’繼續(xù)講下去”。

  ●撰文:張思燕 攝影:郭龍碧

  多才多藝書法人

  今年65歲的譚志漢是安鋪鎮(zhèn)的文化能人,他涉獵廣泛,愛好書法、詩詞、曲藝音樂等,造詣較高,在當?shù)芈劽谶?。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漢叔”。

  漢叔自幼在安鋪鎮(zhèn)二輕印刷廠長大,父母是印刷廠的工人,父親譚文楨熱愛書法,擅長刻印和寫字,技術精湛。耳濡目染之下,譚志漢兄妹五人也都愛好書法,個個寫得一手好字。高中畢業(yè)后,譚志漢進入安鋪印刷廠工作,后來擔任印刷廠車間主任。熱衷文字的譚志漢喜歡鉆研書法文字,成長道路上勤奮練習,集百家之長,書法技藝早已嶄露頭角。

  “小時候,因為寫字好看就常常被老師派抄黑板報,寫學習園地?!弊T志漢說,他喜歡寫瘦金體、爨寶子碑、正楷和隸書,正楷和隸書是最受大眾歡迎的,為寫對聯(lián)常用字體,瘦金體和爨寶子碑是自己在比賽時常寫的字體。

  譚志漢嫻熟地撥弄桌上的紙墨筆,墊上羊毛氈,鋪上宣紙,一支毛筆,一提一落,沉穩(wěn)厚重的筆力帶出優(yōu)美婉轉的線條,宛如魔法師手中的魔法棒,變化出不同的字體,神奇而驚人。

  “寫字講究力度,寫小字要腕力、指力,寫大字則要臂力?!痹谧T志漢看來,法有法度,書法的法度包含筆法、筆勢和筆式等要素,寫書法從右到左,落款名字后看剩下紙張空間多少選擇寫時間、地點等。所謂“有筆法有章法”,寫字還要講究布局與間距,憑感覺去布局,有些字體可以“亂石鋪街”,有些則要求橫豎對稱。

  譚志漢不但在書法上頗有建樹,在曲藝領域也是卓爾不群。他是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湛江市書法協(xié)會、曲藝家協(xié)會、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是安鋪曲藝協(xié)會、安鋪詩社、安鋪鑼鼓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古鎮(zhèn)文化守護人

  閑暇之余,譚志漢喜歡邀三五知己在文化站、公園里拉二胡,聊以自娛。樂聲悠揚婉轉,余聲繞梁,常常引來休閑散步、游玩的市民和游客駐足傾聽,打著拍子附和。

  同時,喜歡鉆研的譚志漢一直默默研究安鋪鎮(zhèn)的歷史文化,一點一滴積累文章素材。他開通了一個接地氣的公眾號“老漢話安鋪”,推送的內容時常涉及安鋪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民間趣事。

  “安鋪是廣東四大古鎮(zhèn),她還有很多有趣的‘古’值得去挖掘和傳播,我們要用筆、用鏡頭記錄下來,給后人留下一點記憶。”如今,譚志漢仍然不知疲倦地行走在宣傳、推廣安鋪歷史文化的道路上。由于熟知當?shù)貧v史,他常被邀請向外來客人講解安鋪的文化歷史。

  譚志漢性格寬厚、平易謙和,在藝術上也有一定成就,是當?shù)厍嗄陮W習的楷模,在同行中形成了磁石般的向心力。

  “他?;〝?shù)月翻閱史書、走訪當?shù)乩先?,又多次實地了解,憑著對古鎮(zhèn)的記憶潛心寫作。前段時間在遂溪縣志中看到安鋪曾經建火車軌道的字眼,短短兩句話讓他夜不能寐,大量翻閱史書找出相關的資料,還上網(wǎng)購買了有關書籍,佐證這一史料?!闭勂鸶赣H愛好鉆研歷史,女兒譚小羽十分感慨。

  傳承技藝啟蒙人

  譚志漢的妻子陳美英也對書法藝術情有獨鐘,夫妻二人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鍥而不舍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的一生大受裨益。每次到外地參加書法會展,譚志漢都會帶上妻女,在參觀之余,學習拜師、游覽古跡。

  自3歲起,女兒就跟隨譚志漢學書法,6歲開始參加比賽,獲獎累累?!矮@獎的證書疊起來比自己還要高?!弊T小羽笑著說,一家三口都是書法獲獎專業(yè)戶,常常一起揮毫,切磋書法技藝。

  在譚小羽看來,父親是一個謙和、勤學的人,家里藏有上萬冊叢書。父親給她起的筆名“笑語”與名字“小羽”同音,是希望她永遠開心。

  “書法一直都給我?guī)砜鞓泛托腋??!眳⒓庸ぷ鞫嗄甑淖T小羽依然堅持研習書法,因為父親教導有方,她的書法作品曾獲文化部嘉獎,榮登中國美術館展出。2005年,譚志漢家庭被評為全國“雙合格”家庭,譚志漢被評為“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十大好家長”。

  面對所有榮譽,譚志漢只是淡然地說:“我們都只是時代的印記,我希望把安鋪的‘古仔’繼續(xù)講下去,同更多人一起為傳播、傳承安鋪歷史文化而努力?!?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僑寶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