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上海華僑事務受理大廳“搭橋”助華僑落戶

2014年08月09日 08:4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上海8月9日電 題:上海華僑事務受理大廳“搭橋”助華僑落戶

  中新社記者 許婧

  在日本定居23年的張先生8日一早來到上海市華僑事務受理大廳,遞交了在滬落戶申請材料,52個工作日后,他將得到回復。

  此前,已有368名與張先生一樣的華僑通過這樣的申請,成為“新上海人”。幫他們完成心愿的正是華僑事務受理大廳,它是上海市僑辦根據(jù)國務院僑辦印發(fā)的《華僑回國定居辦理工作規(guī)定》,與上海市公安部門進行合作的產(chǎn)物。

  自言“年紀大了想回上海生活”的張先生,向記者描述了受理大廳的便捷,一旁見證了受理大廳從籌備到運轉(zhuǎn)、供職于上海市僑辦國內(nèi)處的曹寧說,目前上?;貒ň由暾埲似毡槟挲g較大,50歲以上的近六成,僑辦希望能搭建橋梁和平臺,盡可能滿足他們落葉歸根的愿望。

  審批嚴、時間差、落戶難,卻一直是華僑回國定居路上的最大難題。

  今年2月,一位申請人因在遞交申請材料后離境,公關部門在落戶審核時無法聯(lián)系到他,按照規(guī)定申請材料不能通過。僑辦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后,主動聯(lián)系申請人及他的親屬,該申請人及時來到受理大廳,簽署書面承諾書配合公安部門審核,這才拿到“心心念念”的遷滬落戶確認單。

  然而,這張公安部門給出的遷滬落戶確認單,時效是60天,“與僑辦受理憑證上審核通過后3個月內(nèi)辦理戶籍的規(guī)定有沖突”,曹寧說,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后,立即與公安部門聯(lián)系,其后“以僑務部門規(guī)定的時間為準”,申請者這才沒有因為“時間差”而與落戶失之交臂。在日常受理審批過程中,這樣的例子并不罕見。

  進入新世紀以來,回國華僑很多,受理大廳近年來平均每年受理的申請約500個,高峰期甚至達到一兩千個,申請人需要提交申請表、國外定居證明材料、在滬落戶申請材料三大類材料,符合標準的可以落戶,另一些如居住條件沒有落實等不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在受理材料時也會直接告知。

  上海市僑辦副主任陳文佳介紹說,上海市僑辦2012年便著手調(diào)研,經(jīng)過12次推進會和多次座談會,主要承擔受理華僑回國定居業(yè)務、僑務政策咨詢、身份確認或證明等的上海市華僑事務受理大廳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啟用,建設了華僑回國定居審批信息系統(tǒng)。一年來,已經(jīng)接待僑界人士咨詢4000多人次,電話咨詢4000多人次,接受華僑回國定居申請483個,審批368人,發(fā)放《華僑回國定居證》340個,受理其他僑務出證申請120個。

  2013年9月,華僑港澳同胞子女來滬就讀、照顧生育和華僑來滬行醫(yī)等三項服務也由受理大廳受理,就在今年7月底,上海市僑辦依法申請信息公開的受理工作也歸于此。

  “華僑事務受理大廳不是局限在華僑回國定居辦理,我們要盡量拓展它服務的內(nèi)涵和范圍,要將受理大廳打造成上海為僑服務的大平臺?!标愇募颜f。(完)

【編輯:謝萍】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