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之都”啟動永春文化周 將持續(xù)至28日
永春香道、白鶴拳、茶山情歌、紙織畫、漆籃等數(shù)十種永春特產,26日亮相“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縣域活動暨“文化之都·美麗永春”文化周。
步入場內,道路兩邊布滿永春特色小吃展示攤位,岵山榜舍龜、嘛佬、白曲、香餅、壺肉羹等10余種永春特色美食吸引了數(shù)百民眾前來品嘗、圍觀。
福建永春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被南宋著名學者蔡襄喻為“萬紫千山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也是閩南著名僑鄉(xiāng)、“中國香都”、中國蘆柑之鄉(xiāng)、中國民茶之鄉(xiāng)和中國民間文化之鄉(xiāng)。
當天下午,精彩的《茶山情歌對唱》拉開永春文化周序幕,四對情侶插科打諢,用妙趣橫生的俚語展示了采茶男女淳樸的戀愛方式,以及永春特有民俗風情。隨后的香道表演《雅聚》、高甲戲《夢永春》等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無不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白鶴拳表演《永春雄風》,演繹了數(shù)百年來永春人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福建省永春詠春拳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曾顯權告訴記者,“永春目前有上萬人都在練白鶴拳,既能夠防身健體,又傳播永春好名聲?!?/p>
據(jù)介紹,永春白鶴拳由清代杰出女性方七娘所創(chuàng),流傳至今,拳法、理論俱全,每年都有匈牙利、波蘭、臺灣地區(qū)等地的武術團前來交流。目前,永春白鶴拳已經傳播到美國、英國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永春縣長蔡萌芽表示,“希望借文化周的舉辦,深挖特色資源,傳承地域文化,打造山水文韻,增強永春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她介紹道,永春文化周將持續(xù)到28日,期間還將舉行國家級非遺項目《永春紙織畫》編織技藝現(xiàn)場表演、“中國香都·永春達埔”攝影作品展、永春非遺項目圖片展、永春縣旅游景區(qū)推介等多場特色演出。(廖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