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南僑機工憶陣亡戰(zhàn)友 呼吁國慶勿忘祭先烈(圖)

2014年09月30日 13:02   來源:太原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女兒蘇小紅為老人整理綬帶。(《太原晚報》/裴怡 攝)
女兒蘇小紅為老人整理綬帶。(《太原晚報》/裴怡 攝)

  今年是南僑機工回國抗戰(zhàn)75周年。75年前,在祖國西南邊陲一條生死運輸線上,3200余名愛國歸僑冒著生命危險,為支援祖國抗戰(zhàn)搶運物資。他們當中,有1000余人長眠于這片紅土地上,從此沒能再回到親人身邊。在9月30日我國首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記者走訪得知,尚有兩名"南僑機工"生活在我市,其中一位頭腦清醒的幸存者,給記者講述了這段非比尋常的歷史,講述了犧牲在這條特殊戰(zhàn)線上的華僑英烈的故事。  

  “再會吧南洋,你不見尸橫的長白山,血流的黑龍江,這是中華民族的存亡。再會吧南洋,我們要去爭取一線光明的希望!”時隔70多年,再次聽到這首熟悉的《告別南洋》,家住小店區(qū)、今年90歲的蘇榮祿老人仍然會紅了眼眶,眼角泛起點點淚光。  

  告別親人回國抗戰(zhàn)    

  昆明,抗戰(zhàn)初期滇緬公路的起點。南僑機工,一個不為人所熟知的抗戰(zhàn)群體,蘇老就是其中一員。1939年,3200多名華僑響應南洋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號召,分期分批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回國參加抗戰(zhàn),“他們的主要任務不是扛槍上戰(zhàn)場打鬼子,而是要利用手中的駕駛本領和維修技術,幫助搶運抗戰(zhàn)所需物資?!彪S著時光慢慢流淌,已經(jīng)在太原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蘇榮祿老人回想這段歲月,聲音平靜得就像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當時,他們當中許多人就是唱著《告別南洋》離開親人回到祖國的。為了避免家人拖累,他們有的偷偷出走,有的更名改姓,有的甚至女扮男裝,一心只想著為受辱的祖國出力!”陪記者到蘇榮祿老人家中采訪的原省外事僑務辦主任林衛(wèi)國補充。   

  方向盤就是武器    

  蘇老家位于一幢普通居民樓內,家居陳設極其簡單,只有掛滿墻壁的相片,能透露出老人一生的不同凡響。    

  采訪前,記者提前做功課了解到,抗戰(zhàn)初期,日本企圖切斷我國同外界聯(lián)系的通道,對華實行全面封鎖,滇緬公路就是在沿海港口均已淪陷的情況下,由云南當?shù)剀娒裼?個月時間搶修出來的唯一國際通道。當時,陳嘉庚先生率領南僑總會籌集到的物資以及國外援助的大量抗戰(zhàn)物資,都是通過這條生命線運抵國內的。在那個年代,汽車在中國還很少見,熟練的汽車司機和機修技工就更為稀缺,蘇榮祿他們憑借在國外生活掌握的駕駛、維修技術,由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分配、編隊,參加到了抗戰(zhàn)物資運輸工作中。對他們而言,主戰(zhàn)場在滇緬公路上,武器就是手中的方向盤。   

  戰(zhàn)友就倒在身邊   

  提起這條在老人一生經(jīng)歷中留下濃重一筆的滇緬公路,老人至今記憶猶新:路實在太難走了!這條路上除了懸崖陡坡、泥濘急流,駕駛員還要隨時提防日軍的空中轟炸。在一次執(zhí)行運輸任務途中,蘇榮祿所在車隊就先后有七八位同事在日機轟炸中犧牲,一名遇難者的尸體就倒在他身邊。那次遇襲,他失去了一位最親密的戰(zhàn)友,但運輸工作不能中斷。“轟炸過后,我就擠在被砸塌頂棚的駕駛室內,彎腰低頭艱難駕駛,冒著危險繼續(xù)前行。”蘇榮祿說。   

  一公里路一名英魂   

  近幾年,在云南當?shù)卣P注下,一些政府機構和民間人士,開始著手挖掘整理南僑機工歸國抗戰(zhàn)的史實,蘇榮祿和戰(zhàn)友們的英雄事跡也漸漸為人知曉。從新加坡回國,到當上“華僑運輸先鋒第一大隊”年齡最小的學徒工,再到獨立駕駛美國產道奇車奔波在抗戰(zhàn)運輸前線上,他的這些經(jīng)歷此前除了家人,幾乎鮮為外人所知。    

  記者了解到,如今全國健在的南僑機工已不足15位,其中在我市生活的共有兩人,蘇榮祿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暗峋捁繁粴Ш?,我們當中有三分之一復員返回僑居地,有三分之一留在國內,還有三分之一早已長眠在祖國的紅土地上。平均每公里,都有一名戰(zhàn)友的英魂。”蘇榮祿回憶說?!皣鴳c勿忘祭先烈,在新中國成立65周年之際,請讓我為戰(zhàn)友和烈士們敬一個軍禮!”采訪結束時,蘇榮祿老人緩緩舉起右手,靠近額邊……(裴怡)

【責任編輯:王海波】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