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福建泉州首設(shè)閩南“僑批”展覽館 免費向公眾開放

2014年12月31日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泉州12月30日電 (廖靜)記者30日從福建泉州檔案館獲悉,該館內(nèi)首設(shè)、藏有3214封僑批原件的閩南僑批展覽館,12月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閩南語稱信為“批”,“僑批”指近代東南亞華僑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廣東)通過民間渠道以及后來的金融郵政機構(gòu)寄回國內(nèi)的家書及匯款的憑證,是一種“信款合一”的家書。

  “這個展廳將長期邀請學生前來學習、參觀?!比輽n案館館長夏麗清告訴記者,設(shè)置此館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不了解僑批的人,走近僑批。該館目前展出了40封僑批原件,并將定期更換,展現(xiàn)閩南地區(qū)百年來一代又一代華僑漂洋過海的真實歷史。

  據(jù)悉,最早的僑批文獻是一封1885年的華人賣身契,而最晚的則是1995年一封話家常的信。盡管跨越百年,但都折射了海外華人華僑漂洋過海的辛酸歷史。

  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學者劉伯?U已研究僑批多年,他對僑批館的成功開設(shè)感慨良多?!皟S批如果僅僅是幾個研究者知曉,那就失去它的意義了。僑批本來就來自民間,它最終在民間廣為流傳,也算實現(xiàn)它的‘現(xiàn)代意義’了?!?/p>

  泉州師范學院研究員林淑儀參觀僑批館后表示,“僑批是會說話的‘活化石’,閱讀一封僑批就像走進一個人的真實生活,同時可以還原當年生活的一個小年代?!?/p>

  作為中國著名僑鄉(xiāng),祖籍泉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共有750多萬。研究閩南僑批,對于身處泉州的林淑儀而言,就像在閱讀一本祖先的“百科全書”,其中蘊含的金融、民俗、建筑、藝術(shù)等都是學問。

  2013年6月,包括福建(閩南)僑批和廣東僑批在內(nèi)的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泉州市檔案館保管利用科科長林敏紅介紹,泉州市檔案館已采訪了4位80多歲的僑批研究學者,建立口述僑批歷史影像224分鐘,口述歷史錄音151分鐘,初步建立了僑批口述歷史檔案。(完)

【責任編輯:王盼盼】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