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云南騰沖和順鎮(zhèn)街巷老宅見證僑鄉(xiāng)走夷方的歷史

2015年02月10日 09: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 “號里頭”民居客棧大門。(王俊嶺 攝)
 “號里頭”民居客棧大門。(王俊嶺 攝)

  漫步(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和順(鎮(zhèn))僑鄉(xiāng),可謂“一步一景”、“移步易景”,每一棟民居里都藏著一段屬于自己的歷史和說不盡的“走夷方”故事。在一戶劉姓華僑家的客廳角落里,一幅老一代“走夷方”人留給后輩的《一點秘訣》頗值得玩味:“微笑露一點,做事多一點。行動快一點,度量大一點。腦筋活一點,嘴巴甜一點。效率高一點,脾氣小一點。理由少一點,動作輕一點?!笨芍^金玉良言。

  可見,想讀完和順僑鄉(xiāng)這本厚重的書,既不能憑一日之功,更不能靠一面之緣。對華僑民居感興趣的人們要想探個究竟,在華僑自家的民居客棧中住上一段時間無疑成了最佳選擇。

  在彎樓子斜對過不深的巷子里,有一家名為“號里頭”的華僑客棧。門前晾曬的被褥,墻上懸掛的臘肉,擺在一旁的菜籃,難免讓邁進“號里頭”大門的人誤認為闖入一戶正常生活的古鎮(zhèn)人家。只有在聽到主人熱情的招呼時,你或許才意識到院門前斗大的“家”字原來可以兼具“華僑之家”與“訪客之家”雙重含義。

  2月初,記者在這里小住3天,感覺不同尋常。進入這座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宅院內(nèi),兩排馬燈分別懸于客廳前后的屋檐下。出身華僑世家的本宅主人李繼東告訴記者,這些馬燈都是百年前先人們“走夷方”時使用過的,而自家的這座老宅更有170年的歷史。

  穿過客廳,正廳同許多華僑民居一樣,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牌位及先輩們的畫像及簡介。兩側(cè)及后院廂房則是古樸舒適的木屋客房。入夜后,客房燈光從桂花樹葉縫隙中鉆出來,勸說著置身此境的人忘記日歷。住在這里幾天后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即使晚上不鎖房門,也不用擔心丟失東西或有人闖入。

  “在清末海禁時期,陸路通商反而更為便捷,騰沖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了陸上的‘旱碼頭’,100多年前的‘小深圳’,成為傳統(tǒng)漢文化、西洋文化及東南亞文化的交匯點?!崩罾^東這樣描述著騰沖僑鄉(xiāng),“在這里,無論住在公寓還是民居,每一個華僑家庭都供奉著祖先牌位,兄弟們也不允許因分家損壞或變賣祖宅,住在祖宅的家庭成員有義務維護好宅子的風貌?!?/p>

  據(jù)了解,近年來騰沖旅游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為當?shù)厝A僑老宅的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經(jīng)濟支撐,古鎮(zhèn)也“活”得更加滋潤。僅“號里頭”一家客棧,就曾經(jīng)吸引過敬一丹、張泉靈、都梁、白描等多位文化名人前來“住店”。

  1813年美國的老式掛鐘,東印度公司的獨角獸圖案鐵窗花,英國的黃色縫紉機……倒映著和順僑鄉(xiāng)文化印記的國際維度。在另一座華僑民居客?!盎ù箝T”,主人劉靜女士熱情地接待賓客。劉女士身著紅毛衣,精神干練,外人很難想到她已近70歲了。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曾祖母的上一輩就開始“走夷方”,每代都有很多人僑居國外。

  “當年,解放軍曾在這里住過3年,他們把宅子粉刷過。后來,宅子雖幾經(jīng)翻修,但至今我們?nèi)粤糁活w解放軍涂在墻上的五角星,以銘記這段歷史。”劉女士說,現(xiàn)在,每年春節(jié),一家人都要和客人們一起按當?shù)亓曀走^上一個“僑式春節(jié)”,這既是對僑鄉(xiāng)文化的傳承發(fā)揚,也是華僑世家后輩們必修的一堂歷史文化課。

【責任編輯:王海波】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