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打好僑牌 “僑”文化教材有望進課堂
建設“中國僑都” 市長任領導小組組長
記者昨日(5日)從僑務等部門了解到,目前(廣東)江門已經為打造“中國僑都”這一城市品牌成立領導小組,其中組長由市長親自擔任,并確定未來建設“中國僑都”的十大重點工作,其中包括研究制定“僑”鄉(xiāng)題材的教材,作為教材走進中小學校課堂,以及建設紀念碑或僑文化公園等工作。
日前,前往北京參加兩會的江門市市長鄧偉根專門前往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拜訪中國僑聯(lián)主席林軍、國僑辦副主任譚天星等,并向他們介紹江門擬打造“中國僑都”相關工作情況。
鄧偉根介紹,江門是第一僑鄉(xiāng),僑是江門的優(yōu)勢,江門要打好用好“僑”牌,在打造“中國僑都”這一城市品牌上,江門已經率先將政府網(wǎng)站域名、江門政府公眾微博、微信等進行搶注,并統(tǒng)一對外傳播江門“中國僑都”形象。
鄧偉根稱,江門愿意通過啟動“中國僑都”建設,先行先試,為僑務工作做一些有益探索。
如何打造“中國僑都”品牌?
市外僑局相關負責人稱,江門已經確立十項重點工作,統(tǒng)稱為“十個一”: 即一個品牌(標識、全媒體)、一個經濟發(fā)展平臺、一個研究教育陣地、一個展館、 一座紀念碑、一條精品旅游線路、一批名鎮(zhèn)名村名街名建筑、一批藝術作品、一個交流舞臺、一個機構(相應的政策支持體系),其中將以大廣海灣經濟區(qū)為重點,爭取打造粵港澳合作的國家級平臺。
市外僑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一套與僑文化有關的教材,并進入課堂,成為江門學生必修的科目之一,“進入孩子的腦袋”,從而讓孩子從小就對家鄉(xiāng)有較為全面、完整的認識。(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