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僑鄉(xiāng)過年都吃點啥,有你熟悉的年菜嗎?
中國僑網(wǎng)2月5日電 題:這些僑鄉(xiāng)過年都吃點啥,快看看有你熟悉的年菜嗎?
小僑(微信號:qiaowangzhongguo)掰指頭一數(shù),距離猴年已經(jīng)沒有多少天了!給爸爸媽媽的年貨買了嗎?過年的新裝、糖果和對聯(lián)是不是也該置辦了?新年新氣象,要忙的真是太多啦!
濃濃年味迎新春,海外的華僑華人們是否也在“忙年”呢?雖然人在海外,但仍可以自己做家鄉(xiāng)風(fēng)味~小僑在此為大家總結(jié)了“熱門僑鄉(xiāng)都吃點啥”的不完全總結(jié),快來看看有你熟悉的食物嗎?
廣東
過年吃啥?
廣州大年初一的早飯要吃煎堆、蘿卜糕、芋頭糕等食品,意思是“煎堆碌碌,金銀滿屋”。
粵西地區(qū)大年初一則會吃紅糖粥。
潮汕地區(qū),每家每戶家里過年都會有“紅粿”“束砂”等食物。
還有一些地區(qū),初一、十五都會吃一整天的素。
有99%的人家過年都會吃魚,代表年年有余。
不能吃的食物
不吃白果,白果寓意“什么都得不到”。
不吃魚香茄子,在粵語文化里, “香”字有死的意思。
不吃咸蛋和咸魚。
在廣州地區(qū),正月初一不能喝粥,喝粥意指來年會很窮。
上菜數(shù)量必須是雙數(shù)
雙數(shù)寓意成雙成對,且不能為4。一般都是6/8/10/ 12道菜以上。
福建
過年吃啥?
福州閩中一帶,長面是過年飲食中必備的食物。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寓意“長年平安”。
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肴,雞頭應(yīng)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泉州等閩南地區(qū),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
春節(jié)蒸年糕,諧音“年高”,是福建春節(jié)習(xí)俗家家必備的應(yīng)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nbsp;
餐桌諸事“大吉大利”
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fā)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fā)財,碗被摔碎當(dāng)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
廣西
過年吃啥?
荔浦芋扣肉是廣西人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扣肉要選肥瘦兼半的五花肉,用醬汁蒸得軟香四溢~~~吃完扣肉,一家人團團圓圓,富富貴貴。
全國各地都是端午節(jié)包粽子,可是廣西人卻是春節(jié)包粽子!廣西的粽子非常獨特!每個粽子少說都有一兩斤,像嬰兒的小枕頭!里面一層一層地裹著糯米、綠豆、豬肉……
河池會吃油團,以武篆鎮(zhèn)糯米作原料,捏成雞蛋大小的圓團,用當(dāng)?shù)氐纳讲栌图逭ㄊ焱?,然后倒入細碎的黃糖攪拌。
過年少不了臘腸,其中梧州臘腸名氣不小,肉類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jīng)發(fā)酵、成熟干制而成。入口衣脆肉爽,甘香不膩。小僑口水都流下來了……
海南
過年吃啥?
在海南文昌,幾乎家家戶都有做“糖糕”的習(xí)慣。大年還沒有到,他們就已經(jīng)備好了制作糖糕的料,如花生、芝麻、爆米花、沙紅等。
過年還會吃京果,用煮熟的大米在熱鍋爆成米花,加入白糖、椰子肉片、姜茸,煮成稠狀,最后用手捏成圓球狀或押平切成方塊,香脆芳甜,吃著停不下來!
白斬雞是海南許多地方團年飯的主菜,還有不少人用雞湯、雞油煮制文昌雞飯,雞飯配文昌雞,味道更加清香爽口。
浙江
必吃的東西
正月初一早餐,溫州人喜歡吃松糕。吃時,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將醬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兩片松糕之間,吃起來甜中帶咸,別有風(fēng)味。也有吃湯圓,或者煮一碗粉絲,上面放一個煮熟的蛋。
平陽,吃年糕和湯圓,有的先喝紅糖湯,后加面和雞蛋。
在泰順,主婦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頭(鹽漬蘿卜)給合家“嘴頭甜,彩頭好”。
樂清一帶,則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鍋米粽,等歲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據(jù)說,吃粽子有兩義,一是因為粽和“宗”同音,取懷念祖宗之意;二是因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
當(dāng)然,現(xiàn)在許多地方的習(xí)俗已經(jīng)相互融合、或正在改變。你來自哪里?過年都吃點啥?歡迎跟小僑分享!(來源:中國僑網(wǎng)官方微信,編輯:張蕓蕓,ID:qiaowangzho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