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泉州80后小伙癡迷盔帽冠巾手工作品

2016年10月31日 09:26   來源:泉州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

  “剛念小學那會兒的某個夜里,家門口的宮廟慶典結(jié)束后,人群皆散去,昏暗的廟口空無一人。沒人想到在那個當下,有個小孩兒依舊惦記著廟口‘相公爺’神像頭頂,那頂金燦燦的帽子。我趁著四下無人,獨自爬上神轎,一下子把帽子擰下來,偷偷兜著回家……幾刻鐘后,東窗事發(fā),家人誠惶誠恐地押著我,連夜到廟里給‘相公爺’賠禮道歉。外公告訴我,相公爺?shù)纳裣衲巧斐龅膬芍?,就是因為我揪其帽子而使之受涼,進而向我索賠兩元。姨媽則是在一旁無奈搖頭,連聲嘆氣說,‘這是歷史的一頁?!?/p>

  這是我曾經(jīng)記錄在博客里的一段生活的記憶。在閩南,“相公爺”也就是田都元帥雷海青,他是戲曲行的戲神。而我之所以著迷戲曲,因為總是覺得,冥冥之中,我似乎與戲曲有著某種很微妙的聯(lián)系。

 

 

  聚光燈下,花團錦簇的戲曲舞臺,就像暗夜里那華麗的燈盞,它是童年生活中最具色彩魅力的畫面。臺上演員一個轉(zhuǎn)身——哐當才!亮相后,定格在臺上紋絲不動,唯獨盔頭上那一排排發(fā)亮的珍珠在微微顫抖。那種動靜交融的美感,總是能讓我每次把玩制作的盔帽反復調(diào)試時,不斷地回想起。

  臺上和臺下畢竟有距離,能讓我伸手就夠得著,且可以操縱掌控的,唯有木偶。木偶是戲曲舞臺人物的微縮版,你可以把玩它,給它換了一頂又一頂盔帽、一件又一件戲袍,它又可以被塑造成另外一個人物。臺灣的一位偶友、著名的廣告人賴致宇先生說:“它擺放著的時候是不可思議的、稀少的藝術(shù)品;將手掌伸入其中,藝術(shù)品便立刻變成了戲劇,能夠說起精彩的故事來,這是木偶最大的魅力?!边@樣的機緣,讓我開始鐘情收藏木偶,甚至萌發(fā)動手制作木偶配件的興趣,也漸漸成為自己工作之余和臺灣偶友們最快活的休閑分享方式。

 

 

  比起雕刻偶頭、繡制戲袍,制作木偶的盔帽冠巾算是工藝難度較小的,但需更多耐心和品性的手藝。一時興起時,我便坐在工作臺前,伏于臺燈下,從打版剪裁、貼緞繡制到修整成型,連續(xù)幾個小時下來絲毫都不覺得疲倦,反倒是讓人越發(fā)興致盎然,往往一抬頭才發(fā)覺窗外,天已蒙蒙亮。

  對我而言,生活里沒有“無聊”二字,既能享受于日常媒體工作中,制作節(jié)目的快樂和成就感,也能沉浸在工作之余制作每一頂木偶盔帽的喜悅里。我經(jīng)常和朋友分享,工作生活之余還須懂得給自己留三分田地耕耘,它不會成為你謀生的依賴,也無關(guān)你的社交資本,這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它讓你看到獨處的樂趣,也找到精神領(lǐng)域的支柱。

 

 

  這種從小到大不曾中斷過的喜好,促成我和許多人的交集。登門找李文炳、李伯芬、林文榮等木偶表演名家,聽他們不厭其煩地講述各種盔頭帽子的造型特點、行內(nèi)叫法,怎樣做讓細節(jié)更完美等等;跟臺灣年輕一輩的偶友交流制作心得、材料,90后的郭建甫念完研究生畢業(yè)后,在臺北獨自運營一個木偶劇團,初次碰面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們竟同樣喜歡京劇、布袋戲,包括制作相關(guān)道具配件,熟識后不時地給對岸的彼此寄相關(guān)書籍、制作材料,分享各自的見解。

  九月底,在泉州,一個關(guān)于80后新生代的手藝作品展,我接到邀約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數(shù)量實在不多,勉強湊足了十來頂布展。因為往往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之前做的作品,覺得不滿意的,便拆毀,取下有用的零部件,用來制作下一個新作品,如此反復,導致手里作品存量不足。不過無所謂,因為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最享受的,其實是在制作的過程里。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