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跨海送古玩 悠悠故園情:一位福建籍臺胞的鄉(xiāng)愁

2017年03月14日 10:01   來源:福建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孫劍魂(右)將古玩捐贈給東山閩臺民俗館館長林財平。
孫劍魂(右)將古玩捐贈給東山閩臺民俗館館長林財平。

  “我這次回故鄉(xiāng)主要辦兩件事,一是將父親珍藏的已有上百年歷史的兩件古玩,捐贈給東山閩臺民俗館;二是與親人商量,清明節(jié)修繕曾祖父曾祖母墳墓等事情。” 12日,回到故鄉(xiāng)福建漳州東山縣康美鎮(zhèn)錢崗村的臺胞孫劍魂說。

  為了這次東山之行,孫劍魂提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他將兩件古玩用泡沫圈包好,裝進一個四方形紙箱里。3月10日清早,孫劍魂從臺北市中山區(qū)的家里岀發(fā),從金門、廈門,一路輾轉至東山,因怕路上摔踫壞了古玩,一直將13公斤重的紙箱抱在胸前。孫劍魂笑著說:“胸前抱著紙箱進岀機場、碼頭,旁人都以為我抱著一個骨灰盒呢!”

  這兩件古玩,一件是陶瓷養(yǎng)魚缸,一件是陶瓷燉鍋。孫劍魂說,它們都是70多年前,父親的一位陳姓朋友從南京帶去臺灣,后來轉送給父親的。

  為何孫劍魂要捐出自家珍藏的古玩?這要從一段家族故事說起。

  現(xiàn)年68歲的孫劍魂,1949年初在臺灣岀生。其父母都是東山人,父親文化程度頗高,早年在家鄉(xiāng)錢崗村創(chuàng)辦了一所小學并任校長,母親也是一名教師。

  1945年8月,孫劍魂的父母親去臺灣擔任教師,孫劍魂從此便在臺灣長大。然而,母親時常囑咐孫劍魂:“我們的根在大陸,祖家在東山,一定要回去認祖?!?/p>

  1987年11月,臺灣開放大陸探親。1988年2月,孫劍魂便前往東山尋根訪祖,與父母的親人團聚,祭掃祖墳。1990年,他又帶著年邁的父親和兄弟姐妹,回鄉(xiāng)探親。多年來,孫劍魂熱心家鄉(xiāng)的公益事業(yè),常捐資為家鄉(xiāng)修建道路、改建公廁等。

  對于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孫劍魂深深喜愛著。2013年6月20日,身為臺北市東山同鄉(xiāng)會會長的孫劍魂帶團回東山參加關帝文化旅游節(jié),其間他參觀了東山閩臺民俗館,一下子被種類繁多的藏品深深震撼。

  閩臺民俗館是東山白埕村71歲的農民林財平創(chuàng)辦的,藏品包括石制品、古家具、古農具等,種類多達上千種,藏品有6萬余件。說起民俗古玩,孫劍魂與林財平同樣都是收藏愛好者。此行歸來后,孫劍魂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沒想到一個普通農民竟然能辦這么大的博物館,太了不起了。家里的藏品如果放在閩臺民俗館,就可以讓更多的大陸同胞了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睂O劍魂萌生了捐贈古玩的想法,他希望冰冷的藏品變成“活寶貝”,讓兩岸鄉(xiāng)親一起品味傳統(tǒng)的中華民俗文化。

  此后,孫劍魂每年回東山探親,總是將珍藏的一些民俗藏品捐贈給閩臺民俗館。當年,父母從大陸帶去臺灣的揚琴、琵琶、二胡等20多種樂器和20多本潮樂樂譜書籍等,都被孫劍魂打包裝箱,從臺北寄到了東山閩臺民俗館。

  “兩岸的民風民俗民具相同或相近,有的民俗藏品是從福建傳去臺灣的,也有的是從臺灣傳來福建的?!睂O劍魂說,閩臺民俗館就是一部厚重的教科書,可以讓兩岸民眾記住鄉(xiāng)愁,重溫共同的民俗記憶。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