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增5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新社福州10月2日電 (閆旭)記者從福建省僑聯(lián)了解到,中國僑聯(lián)日前確認33個單位和機構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其中福建省有5家入選。截至目前,福建已有14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此次福建入選的5家單位和機構分別為,福州市僑批文化研究中心、漳州市林語堂紀念館、龍巖市胡文虎紀念館、廈門市青礁慈濟宮、南安市詩山鳳山祖廟。
僑批檔案是福建先民穿洋過海的見證。通過僑批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設,福州著力打造僑批檔案保管基地、研究基地和僑批文化宣傳展示基地,加強僑批檔案文獻的整體保護和系統(tǒng)開發(fā),推動學術研究和交流。
林語堂紀念館坐落在漳州市薌城區(qū)天寶鎮(zhèn)虎形山上香蕉林中,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林語堂紀念館。借鑒臺北林語堂故居建筑風格的紀念館,展示了林語堂先生的100多幅珍貴照片、100多種書籍及其使用過的實物。
紀念著名愛國僑領、“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胡文虎紀念館,自1994年開放以來,每年前往參觀的觀眾達2萬多人次,已成為龍巖市講好中國故事、弘揚華僑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廈門市海滄區(qū)是源遠流長的保生大帝信仰的兩大發(fā)祥地之一。臺灣許多保生慈濟信眾、文化宮廟常常到訪廈門的保生慈濟宮廟,展開兩岸民俗交流,結下了誠摯情誼。兩岸更是以“親緣、神緣”民俗文化為基礎,串聯(lián)起民間交流,讓兩岸民眾越走越親。
詩山鳳山祖廟是閩臺及海內(nèi)外保安廣澤尊王之祖廟。其廣澤尊王文化在東南亞和臺港澳地區(qū)頗具影響力,信眾數(shù)以百萬計,已成為聯(lián)系海內(nèi)外僑胞、溝通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