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歸僑僑眷

百年尋根夢圓 泉州僑務部門幫僑胞找到祖籍地

2018年02月05日 11:14   來源:泉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張文來、張僡峻叔侄與家鄉(xiāng)親人分享親屬信息。
張文來、張僡峻叔侄與家鄉(xiāng)親人分享親屬信息。

  原標題:百年尋根夢一天實現(xiàn) 部門聯(lián)動幫僑領后裔找到祖籍地

  泉州網2月5日訊(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劉麗萍 文/圖) 新加坡抗戰(zhàn)時期僑領張永安的后裔有近300人,多年來他們一直想要回鄉(xiāng)尋根,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日前,消息傳到市僑聯(lián)和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在平臺數(shù)據(jù)庫的支撐下,各級僑聯(lián)聯(lián)動起來,一天時間內就幫他們找到祖籍地。近日,張永安的后裔在100多年后終于第一次回到故鄉(xiāng)尋根謁祖。

  近日,安溪蓬萊嶺美村張進來家一片歡聲笑語,來自新加坡的張文來、張僡峻叔侄,在市僑聯(lián)和安溪縣僑聯(lián)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終于回到苦苦找尋多年的祖籍地尋根謁祖。在堂叔張進來家中,兩人品嘗了家鄉(xiāng)的甜點、水果,向堂叔了解家鄉(xiāng)情況,理清親緣關系,滿堂濃濃親情。

  接著,一行人前往張氏溪洲祖厝祭祖,按照家鄉(xiāng)習俗,上香叩拜,祭奠先祖。

  初次回到家鄉(xiāng),張文來十分激動。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張永安后裔近300人,編寫了家譜,且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家族聚會、一次出國旅游。將來,他們將把新加坡的家譜送來與家鄉(xiāng)族譜對接,并組織家族成員一起回到家鄉(xiāng),祭拜先祖,走親訪友。

  據(jù)介紹,張文來的祖父張永安出生于1902年,曾任抗戰(zhàn)星華籌賑會武吉知馬分會財政、樹群學校董事長、抗中學校董事、張氏公會籌備建筑會所委員,創(chuàng)辦新加坡公交公司,是早期新加坡知名僑領,1942年與長子張榮洋、次子張金爵一起被日寇抓捕后遇害。張永安先生育有七子二女,繁衍迄今,家族總人數(shù)已近300人。多年來,他的后裔一直想要回鄉(xiāng)尋根,卻由于種種原因遲遲未能如愿。

  今年1月15日,張文來和實業(yè)家王有東談起這件事。王有東與泉州市貿促會副會長廖雅濱熟識,當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向她求助。廖雅濱十分重視,立即到泉州市僑聯(lián)和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查詢。

  市僑聯(lián)和尋根平臺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處理,通過尋根數(shù)據(jù)庫找到《安溪蓬萊嶺美張氏溪州族譜》,其中有關張永安的記載很明確(原名金元,后改名永安,是炳歲的兒子,兼承鳳鸞),這與張文來提供的資料十分吻合。查找結果及族譜信息當天中午就反饋回新加坡。

  這么快就找到家鄉(xiāng)和族譜信息,這令張文來十分驚訝。緊接著,應他們要求,泉州市僑聯(lián)通過安溪當?shù)貎S聯(lián),第二天即找到張永安弟弟的兒子張進來等親戚。確認信息后,張文來和張僡峻隨即決定1月23日回鄉(xiāng)謁祖,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這次快捷、高效的尋根,是對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成效的一次檢驗。尋根平臺項目啟動以來,已征集、掃描族譜5200多冊,完成小平臺試點,并啟動40個重點鄉(xiāng)鎮(zhèn)僑情普查和15個重點僑村族譜數(shù)字化。

  據(jù)了解,近段時間來,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已經幫助20多位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找到家鄉(xiāng)的親人,項目建設初見成效,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和海內外僑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