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僑青走進老街僑房了解僑史
中國僑網廈門4月12日電 (林暉琳)11日上午,廈門思明區(qū)僑聯(lián)“僑友課堂”創(chuàng)新了“游學+沙龍”的新模式,舉辦“同走僑房·共話僑史”活動,邀請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曾謀耀向思明僑青講授精彩紛呈的僑房故事。
曾謀耀向思明僑青介紹說,中山路作為廈門一條直通大海的歷史文化名街,始建于上世紀20年代,主要由華僑投資興建,沿街涉僑房產占比達75%以上,具有濃郁南洋風情。其支干上的海后路、升平路曾經是廈門的金融街,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里匯聚了20多家國內外知名銀行。印尼“南洋糖王”黃奕住,新加坡首富邱德拔、新加坡華僑“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新加坡華僑呂天保,辛亥革命時著名的緬甸華僑張永福都在中山路片區(qū)購置、建造房產,涉僑建筑占地面積達53.4萬平方米。中山路是串聯(lián)起眾多僑房的主軸,也串聯(lián)著華僑們記憶中的故事和內心的情感。
曾謀耀與大家分享了鼓浪嶼和中山路片區(qū)的部分經典僑房,如黃榮遠堂、海天堂構、八卦樓、永安堂星光日報大樓、新新百貨公司、大華飯店、天仙旅社、思明電影院等建筑,通過新舊照片對比,講述僑房中的故事。
大家專注傾聽,不時舉手提問、做好筆記,無不感嘆僑房中蘊藏的華僑文化和歷史的厚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