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網(wǎng)評:黃柳霜登上美國硬幣 華裔續(xù)寫好萊塢傳奇
中國僑網(wǎng)6月28日電 好萊塢第一個華裔電影明星黃柳霜將登上美國25美分紀念幣,美國僑報網(wǎng)發(fā)表評論《黃柳霜登上美國硬幣,華裔續(xù)寫好萊塢傳奇》,紀念她的成就。
全文摘編如下:
明年,當(dāng)人們想要拋硬幣做決定時,可以不用再問對方選擇正面還是反面,而是改問:“華盛頓還是黃柳霜?”
聯(lián)邦鑄幣局近日宣布推出“美國女性25美分紀念幣項目”,計劃在2022年至2025年每年發(fā)行5款新版25美分硬幣,以不同族裔、不同領(lǐng)域的已故美國杰出女性頭像為圖案,紀念她們的成就。該計劃第一年的5名女性中,有好萊塢第一個非裔女編劇Maya Angelou,印第安原住民切諾基族第一個首席女酋長Wilma Mankiller,第一個競選國會議員的西班牙裔女性Adelina Otero-Warren,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女宇航員Sally Ride,還有一位是好萊塢第一個華裔電影明星Anna May Wong——黃柳霜。
社交網(wǎng)絡(luò)有句流行語“我又不是人民幣,做不到人人都喜歡”,意為每個人都會遇到褒貶不一的外部評價,不要太在意。即將被印到“人人都喜歡”的流通貨幣上的黃柳霜,就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事業(yè)鼎盛之時被一些人喜愛,也被另一些人輕視甚至唾棄。而在面對苛刻批評時,她的寬容和勇氣令人稱道。
1919年,14歲的黃柳霜踏入電影圈,17歲時憑借一部《海逝》名震影壇;1936年,身為第三代移民的她到中國“尋根”,受到顧維鈞、梅蘭芳、胡蝶等名流的熱情款待;回美國不久,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她拍攝兩部反日電影,把片酬以及義賣私人珠寶所得悉數(shù)捐出,支持中國抗戰(zhàn)……論演戲,論大義,她都無可指摘。但是,她的家人不喜歡她飾演東方情人的角色。盡管黃柳霜后期努力接演正面亞裔女性的角色,可在當(dāng)時的大環(huán)境下,她并沒有太多選擇余地。她也曾公開提出質(zhì)疑:“為什么銀幕上的中國人幾乎總是反派……我們怎么會是這樣的?我們的文明比西方的文明還要古老好幾倍?!?/p>
而且,當(dāng)時美國電影審查法規(guī)《海斯法典》禁止銀幕上呈現(xiàn)跨種族感情戲,這讓黃柳霜注定要錯失女主角。她職業(yè)生涯最大的打擊便是那部翻拍自賽珍珠的代表作,少有的正面展現(xiàn)中國人形象的電影《大地》,她爭取女主角失敗,最后由白人演員出演一對中國農(nóng)民夫婦,女主演后來還憑該片獲得奧斯卡影后大獎。
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黃柳霜趕上了從默片到有聲彩色片飛速發(fā)展的好萊塢黃金時期;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排華法案》盛行半個多世紀,華裔女性不僅難當(dāng)主角,現(xiàn)實中的感情生活也受到影響。
1961年,56歲的黃柳霜在家中突發(fā)心臟病去世。再過60年,華裔已經(jīng)在好萊塢有了一席之地,可以主演迪士尼的公主、漫威的超級英雄,也能捧起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金球獎影后等閃耀獎杯。
作為好萊塢前輩,黃柳霜明年將借著25美分硬幣在各種消費場景中與今人相遇,并用她的一生來提醒人們,雖然《排華法案》早已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針對族裔、性別的歧視仍如病毒般潛伏四周,借著疫情這樣的非常時刻伺機冒頭。無論華裔還是其他少數(shù)族裔,要實現(xiàn)“從洗衣工女兒到好萊塢傳奇”這樣的逆襲,僅靠個人的奮斗是不夠的,還需要合力推動歷史的進程,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平等、多元包容的文明社會。(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