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邊佳蘭華人義山聯(lián)合會籌建骨灰塔 承包商質疑
中國僑網5月6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邊佳蘭華人義山聯(lián)合會4日通過3項議決案,令負責遷墳的承包商感到疑惑,該承包商發(fā)言人指出,該聯(lián)合會表決在四灣華人義山籌建骨灰塔,顯示他們對遷墳立場模棱兩可。
邊佳蘭墓園有限公司承包商吳先生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邊佳蘭華人義山聯(lián)合會4日召開緊急大會,并提出3議決案,包括協(xié)助反對搬遷者登記、籌建骨灰塔及認領無主墓,但該公司并不能有進一步對策,必須待州政府秘書處進一步指示,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
緊急會議通過3項議決案包括協(xié)助反對搬遷的后裔前往“登記”,并在表格中明確闡明不搬遷先人祖墳立場;通過在四灣華人義山耗資30萬令吉籌建占地5000方尺的骨灰塔,作為一旦抗爭失敗,被強逼搬遷的墓主最終歸屬;邊佳蘭華人義山聯(lián)合會將認領無主墓,為捍衛(wèi)義山運動繼續(xù)抗爭。
挖墳經家屬同意
吳先生坦言,他不了解該聯(lián)合會籌建骨灰塔的含義,即對方是否要搬遷墳墓,他拒絕對此再進一步評論,并認為對方應該將他們的議決案提呈給政府。他強調,其公司是根據政府的指示和執(zhí)照挖墳,目前共有550個同意挖墳的批文,而有80個墳墓已經挖掘。
“柔佛州政府共記錄了邊佳蘭區(qū)1542個華人墳墓需要搬遷,目前州政府已經收到的家屬同意書,同意搬遷的墳墓共680個”。
另一方面,針對邊佳蘭華人義山聯(lián)合會總務蔡平先指責,往生下葬一年至3年等的先人被挖出,不符合華人風俗的說法,吳先生澄清,其公司所挖掘的先人墳墓都是經過家屬同意,并由政府發(fā)出執(zhí)照后才進行挖墳。他說,很多進行挖掘的墳墓已經有18年到70年的歷史,一年到3年期間的墳墓只占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