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中國留學生“忙”過暑假 打工賺錢鉆研學業(yè)游歐洲(2)

2014年07月25日 10:23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維也納音樂與藝術(shù)大學作曲系大四學生劉可正為三年一度的該大學爵士音樂會指揮排練他自己的新作品。(法國《歐洲時報》中東歐版)
    維也納音樂與藝術(shù)大學作曲系大四學生劉可正為三年一度的該大學爵士音樂會指揮排練他自己的新作品。(法國《歐洲時報》中東歐版)

  劉可:打工、練琴、寫曲譜

  這個暑假,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的一間教室里,劉可和他的同伴常來這里排練表演節(jié)目,以準備開學后的演奏會。

  節(jié)目演奏的爵士曲目是由劉可自己編寫的。這個地道的北京男孩,是維也納音樂與藝術(shù)大學作曲系大四的一名學生。

  來維也納五年時間,今年暑假劉可第一次選擇沒有回家,而是留在維也納白天打工,深夜在家練琴、寫曲譜。劉可戲言,每天忙碌、充實的生活,讓他“看起來蒼老了許多,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五年間,為了追逐音樂夢想,劉可一直半工半讀,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學習媒體作曲已超過四年,很多人看來這是一段煎熬的歷程,但他始終堅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劉可介紹,他就讀的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每年六月和九月分別有不同專業(yè)的入學考試,要考德語,還要考一個叫APS的特殊審核考試等。

  維也納的大學生活并不輕松,有點像中國的高三,幾乎每天都要7、8點就起床去學校占琴房,不然當天就可能在學校練不到鋼琴了,而練鋼琴就像是“每天的便飯”。

  日常要上各種課,大課很多一節(jié)是1個半小時,最多10個人;更多的是小課45分鐘一節(jié),都是一對一的,基本沒法“溜號”。加上德語授課,注意力需高度集中,每天傍晚學校內(nèi)外都有音樂會,有些是自己想去的,有些是老師安排的,聽完音樂會回到家基本上就22點了。

  劉可透露,在中歐,比如德語區(qū)、法語區(qū)、意大利語區(qū)這些地方,與英聯(lián)邦國家的學制相比,時間都相對較長,需打持久戰(zhàn),因此打工基本是留學的“必修課”。他2008年第一次來奧地利,先是做過一年的中國貨行,后來在維也納不遠的一個叫M.dling的小城做了兩年中餐館跑堂,后來德語好一些了在報社做過電話接線員,也曾做過德語英語的翻譯,幫人修手機修電腦等等。

  對于壓力,劉可認為學期中時候的壓力最大,作業(yè)、作品、外面音樂Project,所有的事情都加在一起,偶爾租住的房子給添點兒驚喜,漏個水斷個電之類的,能夠把人搞崩潰。

  雖然留學生活很清苦壓力大,但劉可看來,在這兒接受到可能不來就一輩子都感受不到的真正正統(tǒng)的音樂教育,非常滿足和興奮。此前,他曾在維也納最好的爵士音樂大廳Porgy and Bess,作為唯一中國人作曲并指揮了自己的爵士樂,內(nèi)心就感到一股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劉可還透露,自己最喜歡的大陸歌星是劉歡和小柯,而最大的夢想有兩個,一是在可以成為中國的“久石讓”,二是可以在中年前導演自己的電影,用自己的音樂。他堅信,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一定能圓夢。

【編輯:劉郁菁】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