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新加坡護士設計方言應用程序 便與華人病患溝通

2014年07月26日 11:32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7月26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6日報道,在新加坡,不諳中文的護士與華族病人溝通常會詞不達意,而年輕護士遇上只懂方言的年長病患時更彷如雞同鴨講。為此,新加坡樟宜綜合醫(yī)院的九名護士合力設計了本地首個針對醫(yī)療護理的本地方言翻譯應用程序,以助護士一臂之力。

  這個新開發(fā)的“iCOM”應用程序目前擁有100個以廣東話發(fā)音的醫(yī)療護理和日常活動語音指示短語,如打針、吊點滴、吃午餐等。同時,每條指示還配有字幕顯示、方言拼音顯示及部分圖示,讓聽力不好的老人察而會意。系統(tǒng)也設有疼痛指數(shù)量表,讓病人在手機上點出疼痛程度。

  代護理主任黃國昌指出,自己20多年前入行時就已經(jīng)面對方言障礙,而問題至今有增無減。“每天在每5名護士中就有兩名必須請求同事翻譯,許多也需靠比手畫腳示意,影響工作效率。”他指出,幾乎所有使用過iCOM的護士都表示滿意并會繼續(xù)使用,而聽力良好的病人也都能聽懂語音指示。

  曾使用iCOM的護士葉微璇通曉華語和少許廣東話。她說:“不懂方言曾造成工作困難,例如我在替病人打針時,病人因不清楚我的用意而驚慌,試圖躲避?!?/p>

  馬來族護士愛莎(29歲)在老人病房工作約十年,如今已略懂方言?!癷COM包含的內容對日常護理所需來說已經(jīng)十分充足,其中的指示和詞匯發(fā)音也很方便我繼續(xù)學習方言?!?/p>

  廣東籍病人簡云仙(83歲)說:“護士直接用電話告訴我吃藥和吃飯,不用等人來翻譯,方便多了。”

  這個應用程序將在8月1日的新加坡護士節(jié)開放給樟宜綜合醫(yī)院的所有護士免費下載。

  黃國昌也說明,iCOM首先以廣東話翻譯作嘗試是因為病房里仍有一些會講和翻譯福建話的護士,而會廣東話的護士則較少。不過,程序未來也會加入其它方言與馬來話、豐富內容及推廣至IOS平臺。

【編輯:范超】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