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復興禮儀之邦 大馬青運美里支會推廣漢服文化(圖)

2014年07月29日 10:05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漢服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裝之一,漢服有幾種,常見的有男裝(道袍),女裝(襖裙、褙子)及便服(短褐)。(馬來西亞《詩華日報》)
    漢服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裝之一,漢服有幾種,常見的有男裝(道袍),女裝(襖裙、褙子)及便服(短褐)。(馬來西亞《詩華日報》)

  中國僑網(wǎng)7月29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道,近年復興漢服的文化受到馬來西亞華人的矚目,馬來西亞青年運動(青運)砂拉越美里支會積極舉行漢服復興運動,向廣大華裔推廣漢服,目的是讓馬來西亞華人重新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漢服。

  青運美里支會署理主席張慈雪表示,馬來西亞漢服運動是以馬來西亞青年運動為平臺的組織,是非營利、非政治、非宗教的文化組織,志在塑造禮儀之邦,重構華夏文明,教化人們以走向文明。

  她說,主辦漢服復興運動“華夏之夜”,讓漢服及華夏復興的資訊有效地傳入各個領域,讓人們對漢服及華夏文化有基本的認識。

  “全世界已經(jīng)逐步復興漢服文化,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自己,并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驕傲。此外,在馬來西亞復興漢服文化,也能讓馬來西亞與韓國和日本一樣,成為禮儀之邦?!?/p>

  漢服歷史悠久,但因受到滿清剃頭易服的影響,漢服與漢族斷絕近乎300年。清亡之后漢文化復興的意識開始復蘇,但由于戰(zhàn)爭與政治因素,并沒有獲得廣泛關注。

  了解華族文化

  滿族統(tǒng)治者執(zhí)行剃頭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漢服既是漢人的服裝,更是漢人尊嚴所在。如今,社會上重新出現(xiàn)了復興漢服的勢頭,希望透過復興服,讓現(xiàn)代華人認識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

  傳統(tǒng)服裝是一個文明所衍生出來的代表性外在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征。但是,現(xiàn)今人們卻誤以為旗袍和中山裝是華人的傳統(tǒng)服裝,忽略了漢服在華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青運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華人能重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免漢服文化失傳。

【編輯:于小礎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