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談“正面”印象:不要再叫我們“模范族裔”
中國僑網(wǎng)9月3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網(wǎng)編譯報道,美國媒體近期就“美國公眾對華裔美國人的看法”這一話題進行了連續(xù)報道,分析了華裔在美國的生活狀態(tài),并對“模范族裔”、歧視等現(xiàn)象進行剖析。
對于在美的中國移民,美國人的一個共同的印象是:在美國這個多元種族的國家,華裔美國人是“模范族裔”。這種看法看似褒獎,但對于許多華裔來說,這是一個極具攻擊性的標簽,是他們幾十年來一直試圖擺脫的身份。
什么是“模范族裔”?
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在以前的調(diào)查報告中,美國人對華裔美國人的普遍態(tài)度是:華裔“受過良好教育、有強烈的家庭觀念,勤勞、智慧,比其他族裔犯罪率低”。該結論出自美籍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的報告,報告稱,57%被調(diào)查人士認為亞裔美國人學歷高,比其他美國人更易成功。而尼爾森公司最近對亞裔消費者的調(diào)查也顯示,亞裔美國人“富裕、受過良好教育、人口集中以及精通技術”。
費城拉薩爾大學(LaSalle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查爾斯加拉格爾(Charles Gallagher)說,傳統(tǒng)意義上,白人認為他們和華裔及亞裔美國人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且因為膚色較淺,相較于黑人和其他族裔,白人與華裔及亞裔群體關系較為密切。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也曾就的華裔美國人與白人的關系做過調(diào)查,69%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很好”,17%的人表示“非常好”。報道強調(diào),但這是所有一切嗎?不是。
被歧視的歷史
最早赴美的中國移民是19世紀中葉到美國西部修建橫貫大陸鐵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的中國華工,盡管這些人對美國經(jīng)濟有著卓越的貢獻,但許多白人仍然認為中國人是競爭對手和低等民族。
“華裔美國人被譴責為不能融入美國社會文化的賤民,”歷史學家威廉傳(William Wei)說,這種觀點以美國通過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為高潮,該法案禁止中國人移民美國并成為公民,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禁止特定族群的法律。
現(xiàn)在,華裔美國人達到了約183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6%(2012年美國人口普查局數(shù)據(jù)),這一數(shù)字在1960年僅為不到1%。
“正面”印象下的弊端
加州大學哈斯丁斯法學院院長(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弗蘭克H吳(Frank H. Wu)說,一些華裔美國人以“模范族裔”為豪,“他們自稱‘虎媽’,并呼吁其他人跟他們一樣嚴厲教育子女,”吳說,社會不應該接受一個含有怨恨的形象。
弗蘭克H吳還說,“想象一下,一個人站在你面前說,‘我的民族更優(yōu)秀,你應該學習我,’在美國這樣的多元化民主社會很難想象。說自己是模范族裔,你的小孩子很可能會招來其他小孩們的一頓暴揍?!?/p>
費城拉薩爾大學(LaSalle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查爾斯加拉格爾(Charles Gallagher)說,“當一名亞裔兒童進入我的課堂,一些學生會想,他會不會數(shù)學很棒?這一點對于部分亞裔學生來說很對,但并不是每一名華裔或者亞裔兒童數(shù)學都很好,如果你是華裔學生,而恰巧你的數(shù)學成績又不那么好,該怎么辦呢?”
著有《亞裔美國夢》(Asian American Dreams: The Emergence of an American People)的華裔作家謝漢蘭(Helen Zia)說,“模范族裔”的印象對華裔民眾來說有害無益。
“這會使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認為他們不需要擔心亞裔美國人的健康和貧窮問題,因為我們太勤奮了,可以自己克服一切困難?!敝x漢蘭說。
“模范”印象也損害非亞裔人群
歷史學家威廉傳還說,這種刻板印象也損害了美國的非亞裔人群。
“一些美國人會說,‘看看我們對中國人做的吧,我們歧視他們,對他們?nèi)_相加,將他們排除在美國之外,可他們照樣成功了。因此,如果你們沒能在美國這片土地取得成功,那一定是你的錯。’”
魏說,這種想法會導致人們指責種族偏見和歧視的受害者――華裔美國人,而不是罪犯。
謝漢蘭也補充道,華裔美國人這種可以克服一切逆境的特性給整個華裔社區(qū)帶來了第二個偏見:華裔美國人是帶有難以捉摸意圖的“外國人”?!叭绻覀儽徽J為能夠忍受一切,那么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掌控一切,”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