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移民史展覽于紐約展出 逼真方式展現(xiàn)歷史(圖)

“美籍華人:排斥/包容”展覽,記錄華人200余年來橫跨美國各州的足跡,由紐約歷史協(xié)會博物館主辦,26日起在曼哈坦上西城開展,至明年4月19日結(jié)束。
展覽從1784年“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自廣州帶回茶葉、絲綢與瓷器談起,探索200多年來的美中關(guān)系。
展覽運用歷史檔案、地圖、藝術(shù)作品、歷史文物、歷史數(shù)據(jù)、立體景模型、電影以及互動媒體,將跨越幾個世紀的美籍華人史以逼真的方式展現(xiàn),讓觀者印象深刻。
展品包括紐約歷史協(xié)會珍藏、美國華人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及來自加州、麻州等機構(gòu)和私人藏家的藏品,為今日美中對話鋪設重要的軌跡,呈現(xiàn)一個縱貫18世紀末至今日、橫跨整個美國國土的故事,為美中兩國進一步理解我們當今共處的時代提供了一座橋梁。
“美籍華人:排斥/包容”以年代為線索回溯中國人在美國的復雜歷史,分為“美國與中國(1784–1905 年)”、“第二部分/排華的體制(1882–1943 年)”、“在美國的旅途(1882年至今)”三個部分。
展場并還原中國移民及返國居民須通過的移民檢查站,他們必須在移民檢查站接受檢查和拘留,直到他們證明自己有權(quán)進入美國。
“美籍華人:排斥/包容”由紐約歷史協(xié)會博物館的主席兼執(zhí)行總裁Louise Mirrer博士指導、歷史展覽副主席Marci Reaven博士策展、紐約大學亞太美國研究所創(chuàng)辦人兼總監(jiān)陳國維博士擔任首席歷史學家,百人會和美國華人博物館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