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中國留學生談中西文化沖擊下對性觀念的思考
中國僑網(wǎng)11月4日電 據(jù)日本新華僑報網(wǎng)報道,作為旅法留學生,《日本新華僑報》駐巴黎專欄作者王文菁日前發(fā)表文章,談在中西文化沖擊下自己對性觀念的一些思考。文章摘錄如下:
在巴黎生活的頭兩年是不信愛情的。我從國內(nèi)帶來的愛情觀,完全受到?jīng)_擊,像無數(shù)星星粉碎在池塘里。我想大概是起初待在國際生語言學校這種環(huán)境的緣故吧,什么料想不到的人、事都能遇到。太多及時行樂、無視愛情的觀念像光束,橫掃人的胸膛,帶來失望的幻滅。
有一回上選修課,突尼斯籍的女老師跟各國學生聊到群P,大家討論地興致勃勃,說這是現(xiàn)代年輕人的一種流行玩法,很正常。只有我在較勁兒:那愛情呢?大家笑道:愛情是愛情,即便你已以身相許某人,還是可以玩這種性游戲啊。我一拍桌,漲紅了臉,起身喝道:“你們當愛情是什么?乞丐的裹腳布?難道不應該保持對愛的忠誠嗎?”大家哄笑。老師聳聳肩,和顏悅色道:“小姐,您還年輕”……后來跟老外,尤其法國人接觸得多了,我漸漸明白,他們把關系角色劃分得很清楚:誰是真愛、誰是性伙伴、誰是知己、誰是摯友、誰是酒肉朋友……那種答案出自年輕人之口,并不令人驚訝。他們在年少輕狂時瘋狂過,到了一定年齡便開始踏實安定地過日子、組建家庭。
進入寒冬的某一天夜晚,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是個叫D的女孩子打來的。出國前為了拿visa我們在一起短暫地學過法語。她是班里最有天賦的學生,一學就會且過目不忘。是那種很會學習,但不會為人處事的姑娘。短暫寒暄后,她告訴我,在圣誕節(jié)那天夜晚,她將自己的“第一次”給了一個法國男生。最令我心痛的是,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凹兇馐菫榱藬[脫處女之身而做?!甭牭竭@話我其實并不驚訝,因為法國人的性生活開始得非常早,女孩大概是十六歲甚至提前了。十九歲的D為了成全自己的“法國夢”,成為一個“法國人”,融入法國人的圈子、不成為異類,自然萌生這種念頭。
我聽說過苦惱不是處女嫁不出去的、是處女但不想把貞操給出去的、想要女友第一次苦惱得不到的,現(xiàn)在又多了一條為了擺脫處女之身而隨便找人發(fā)生性關系的……“我想趕緊擺脫這個包袱,然后盡情地跟各種法國人做,努力學習各種性技巧……”我沒聽下去,忍無可忍打斷她:“簡直不可思議!聽著,你這樣的行為真的很愚蠢,也很荒唐!你對那些要求女人婚前是處女的男人不屑一顧,覺得那是瞧不起女性、把貞操作為婚姻祭祀品的行為,那你如今的舉動與之有何區(qū)別?”說這段話時,我?guī)缀跏且е?,真真兒心疼這姑娘。然而接下來她告訴我的,更令人無言:“我們沒做保護措施……”
我已經(jīng)忘記兩個多小時的長談是怎么說的了。但是,我記得我說過這些話——有些事是很清楚的:真要是出了問題,無論這個男人是好是壞,憐愛疼惜你對你負責也好,自私無情逃避責任也罷,真正受罪的還是女人自個兒。身心上的痛苦,男人是無法替你受著的。所以,要愛惜疼惜自己的身體,別把它當工具,用起來無度無分寸。要懂得保護自己,尊重自己的身體和感受,直面自己的欲望。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生理需求,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并不可恥,所以沒必要為了婚前守貞而壓抑自己。要做,就要跟自己喜歡的人做,做自己愛做的愛。跟自己渴望的、想要的人一起,男歡女愛才可以是件異常美好、美妙的事兒。否則,徒留下一片厭惡、惡心的畫面及回憶,甚至直接影響今后的性觀念,對性產(chǎn)生抵觸心理等。也別小看了欲望,它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產(chǎn)生的。因為把自己交給對方,本身就是一種信任,一種接受、接納。想要親吻、擁抱并渴望對方,遵從自己的意愿就好,沒必要較真分得把愛跟欲望分明確,其實二者本來就分不開。跟渴望的人,做想做的愛,至少以后回憶起來,都可以欣慰地對自己說,這是我的選擇,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王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