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奧克蘭華人開拓史:從種菜到開辦首家超市
中國僑網4月13日電 據(jù)新西蘭天維網援引nzherald報道,新西蘭奧克蘭的Carlaw Park區(qū)域埋藏著奧克蘭發(fā)展史的珍貴記憶。
2007年,Carlaw Park區(qū)域進行改造,挖掘機在泥土中發(fā)現(xiàn)了瓷器碎片、米酒瓶、耕種工具和殘垣斷壁等。考古學者證實,這里是中國早期移民陳達枝(Chan Dah Chee)曾經耕種過的菜園。
資料顯示,陳達枝于1851年在中國東莞出生,16歲的時候和兩個兄弟赴新西蘭準備淘金,由于暈船,他們在奧克蘭下船,沒有繼續(xù)前行。
為了生存,一開始,陳達枝在奧克蘭濱水住宅區(qū)進行蔬菜的上門推銷。后來在1870年代,他在Gillingham St(現(xiàn)在的Carlaw Park Ave)租了3公頃地,進行蔬菜種植。
陳達枝把他的菜園起名叫做江風園(Kong Foong Yuen)。由于中國人精通種植,又勤勞能干,江風園被經營得越來越好。后來陳達枝也從中國調來工人,幫助種菜和上門推銷;他也在著名的皇后街、Arch Hill,Epsom,Avondale和Mangere等地,先后開起了7家果蔬店。
在種植了40多年菜后,陳達枝和兒子們到別處種植經營,搬離了Gillingham St。而這里又被租賃給奧克蘭橄欖球聯(lián)盟俱樂部,1921年,這里由菜場變成了球場。
20世紀初,中國人開的菜園已經在奧克蘭慢慢多了起來。1917年,注冊的中國菜園已經達到175家。特別是在二戰(zhàn)時期,由于要供應部隊,蔬菜種植業(y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1960年全盛時期的時候,新西蘭全國共計有623家中國人開的菜園,而目前僅剩下不到150家。
二戰(zhàn)后,由于城市發(fā)展,很多中國菜園搬到了奧克蘭以南的Pukekohe和Bombay等地。與此同時,超級市場的興起也讓小型蔬果店逐漸減少。
提起超市,不得不再說說陳達枝。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孫子Tom Ah Chee繼承祖業(yè)經營蔬果生意,并于1958年開設了奧克蘭第一家超級市場——Foodtown。
其實,中國早期移民在奧克蘭乃至新西蘭的開拓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繳納過“人頭稅”,在蔬菜種植和營銷上,也曾因為太過勤奮以及上門推銷而被歐裔競爭對手責難。
中國早期移民在新西蘭的家庭生活也曾是殘缺的,直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才有約500名中國婦女和兒童赴新西蘭與親人團聚。
關于新西蘭華人的一些數(shù)據(jù):
ㄠ867年,有1219名中國勞工在新西蘭,主要從事淘金工作。
ㄠ881年,由于排華偏見,進入新西蘭的中國工人每人需繳納10英鎊的“人頭稅”;1896年漲至100英鎊。
ㄠ881年,在新西蘭的中國男子有4995人,女子僅9人。
ㄠ920年開始,中國女子可以進入新西蘭,限額是25人/年。
現(xiàn)在,在新西蘭的華人共有17.1萬,相當于新西蘭人口的4%,其中有25%左右是本地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