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德國學生對外國學生“無愛” 大學國際化僅是童話

2015年06月14日 09:53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6月14日電 據(jù)法國《歐洲時報》德國版編譯報道,“他們來了,讀書了,又離開了。”這就是外國學生在德國大學的現(xiàn)狀,他們甚至不用交一分錢學費。從性價比角度看,在德國(公立)大學讀書無疑是最劃算的,德國大學在世界上擁有良好的聲譽,對學生不收學費,不管你是德國人還是外國人。

  外國留學生在德輟學率高達41%

  《世界報》網(wǎng)站6月5日報道,德國可謂是“又便宜又好”,所以近年來外國留學生人數(shù)一直在增長。2006年時,外國留學生還僅有約5.4萬人,在今天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達到了約8.7萬。如果把那些非德國籍但在德國讀完高中的大學生也算進去的話,人數(shù)就已經(jīng)超過10萬。

  據(jù)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分析,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25年,德國大學的新生中將有40%是外國留學生。乍看之下這對德國經(jīng)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實際上卻未必如是。因為44%的外國留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就會離開德國,而另外41%的外國留學生根本就沒能完成學業(yè)就選擇了輟學。德國基金聯(lián)合會的副秘書長邁耶古克爾說:“不管是德國勞動力市場、納稅人還是輟學者,都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益處。德國現(xiàn)在只是一個教育過境國,我們投了大量的資金在外國留學生身上,但卻沒能幫助他們順利畢業(yè),也無法吸引那些畢了業(yè)的人才留下來。”

  德國學生對外國學生無愛

  表面上來看,德國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比例增加、英語授課課程增多、外國客座教授來訪更頻繁等等,似乎都是德國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成功的體現(xiàn),但實際情況往往要復雜得多。根據(jù)大學指南針網(wǎng)站(Hochschulkompass)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大學當前提供的9800個專業(yè)課程中僅有408個是國際課程,即課程中包含外語授課并且必須去外國交流,僅占5.7%,這個比例在2008年時還是7.2%。

  另外一份對德國大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更是赤裸裸地揭露了德國大學“國際化”的失敗,39%的德國學生承認,他們私下從未和外國同學有過聯(lián)系;36%的德國學生稱,他們“很少”和外國同學交流;僅25%的德國學生和外國同學之間經(jīng)常聯(lián)絡。這個比例甚至還不如2001年,當時調查結果分別是29%、42%和29%。

  比例的下降也從側面反應了為什么這么多外國留學生最終輟學,因為他們沒有機會通過和德國同學交流來學好德語。

  德國大學生最愛去鄰國當交換生

  德國學生不僅不愛和外國留學生交流,對自己去國外做交換生的興趣也不大。2001年,德國約有5.2萬學生去了國外做交換生,2012年時達到了13.6萬。表面上看起來,人數(shù)增長得很快,但不要忘了在同一時間內,德國大學的在讀人數(shù)也增加了1倍,因此實際增長的比例并不高。近6年來,德國大學生中有過國外交流經(jīng)驗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1%到6.3%之間,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

  如果我們看看德國學生一般都去了哪些國家做交換生的話,那么結果就會更為悲觀。調查顯示,54%的德國學生去國外交流的目的地是德國的鄰國,即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這些鄰國,他們大部分時間不需要使用到外語。

  麥肯錫的董事施羅德說:“德國學生在這些鄰居那很難學到什么可以讓他們在跨國公司里如魚得水的技能,尤其當他們要去歐洲以外的地方工作的時候。”比如想要在麥肯錫就職,外語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十分的重要。

  因此德國大學的“國際化”戰(zhàn)略不僅僅是要讓大學進行“國際化”,更重要的是要讓德國學生“國際化”。在這點上,德國顯然還做得不夠好。

【責任編輯:劉郁菁】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