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澳大利亞華人余俊武:中華文化扎根海外須本土化

2015年06月27日 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澳大利亞華人余俊武:中華文化扎根海外須本土化

  作者 陶煌蟒

  “中華文化要扎根海外,就必須融入現代元素,使其本土化,如此海外觀眾才會欣賞,逐漸取得文化的認同感?!卑拇罄麃喨A人文化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余俊武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日前,余俊武以澳大利亞華星藝術團團長的身份來京,交流海外中華文化傳播的成功經驗。

  1987年,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教的余俊武攜妻子王曉燕赴澳大利亞悉尼。此后近30年的澳大利亞演出生涯中,他親眼目睹了中華文化扎根海外的點滴,自身對中華文化的感情也愈發(fā)濃烈。

  余俊武夫婦同為中央戲劇學院1984屆畢業(yè)生,在他們的周圍,是姜文、叢珊、呂麗萍等日后大紅大紫的明星同學。當談及出國的原因時,余俊武稱“想實地了解海外的藝術形式,為自己開辟一片新天地”。

  他希望用藝術形式豐富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生活,通過作品讓人們從中得到慰藉,得到陶冶,得到感奮。

  1988年初,余俊武和一批熱愛中華文化的當地僑胞開始了他首個導演作品《雷雨》的排練,8個月后,第一臺華人話劇《雷雨》登上了悉尼的舞臺,并引起了僑界極大的關注,被澳大利亞政府稱為“填補了澳洲華人話劇史的空白”。

  余俊武在創(chuàng)作中所顯示出的藝術才華和感召力,使其周圍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圈子。1989年,他導演的澳大利亞華人第一臺歷史劇《吳王金戈越王劍》問世,緊接著《游子情》、《寸草心》、《馬蘭花》等一連串藝術篇章接踵而來。

  海外觀眾對中華藝術的肯定也逐漸讓余俊武明白,只有成立一個華人文化藝術組織,才能凝聚澳大利亞僑界文化工作者的力量,讓中華文化在澳扎根。

  澳大利亞華人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簡稱澳華文聯)1990年正式成立,余俊武當選主席,并形成了“選擇優(yōu)秀劇目、開發(fā)藝術原創(chuàng)、融入主流社會、進行市場操作”的自身體系。

  1993年,由余俊武擔任總導演的大型文藝晚會《中華魂》帶領一批從中國大陸移民來的青年藝術家,第一次登上了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

  他至今還記得,當晚,臺上的演員和臺下2700名觀眾同歌唱,演員的眼眶都濕潤了,海外游子們感受了“天涯共此時”的振奮。

  “那幾年,我們是汗淚淋漓爬過來的,一步步登上了悉尼歌劇院的紅色地毯,為的就是把中華文化的金字塔建立在那里,這是我們的責任。”余俊武說。

  緊跟《中華魂》的腳步,余俊武帶領澳華文聯主創(chuàng)又排練了現代派話劇《濕》,拍攝了《中國藝術家在澳洲》、《新世紀》、《西藏文化周》、《相聚在悉尼》等中華文化藝術作品。

  多年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讓余俊武漸漸懂得,海外觀眾對中華文化的欣賞已從當初的“看熱鬧”轉變成“看門道”,他們需要的是更專業(yè)化的演出。

  “東方傳統(tǒng)文化只有與西方現代元素相結合,才能讓海外觀眾感受到文化的親近?!庇嗫∥鋸娬{,要以欣賞的眼光去了解中華文化,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讓其扎根海外。(完)

【編輯:王海波】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