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飛虎隊華裔老兵傳奇(六) 陳錦棠:憾未赴前線殺敵

2015年08月31日 14:08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陳錦棠當年在云南,坐著軍車時雄姿英發(fā)。(美國《僑報》)
陳錦棠當年在云南,坐著軍車時雄姿英發(fā)。(美國《僑報》)

  中國僑網(wǎng)8月31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現(xiàn)年92歲的前飛虎隊隊員陳錦棠出生在廣東臺山,后移民美國,現(xiàn)居住在美國。1943年,陳錦棠在美國參軍,后加入14航空隊赴華參加對日抗戰(zhàn)。他當時的工作是在通訊部做發(fā)布員。陳錦棠退役后第一次回大陸是1974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的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們的代表團。

  日軍侵華 熱血青年投身飛虎隊

  陳錦棠生于1923年7月,1940年17歲時由兄弟申請他來美的。

  陳錦棠介紹,當時日軍已全面侵華,他自香港坐船出發(fā),經(jīng)日本到溫哥華,坐火車到蒙特利爾,80多天后才到波士頓,住在伯父的家里,在波城讀了半年英文,才來到紐約定居。同鄉(xiāng)兄弟介紹他在衣館工作,不算辛苦,但朝七晚八,時間頗長,當學徒的薪水是每周4美元。后來他的堂兄弟在布朗士買了一家衣館,叫他去經(jīng)營,做了兩年多他才去參軍。

  “1943年,包括我在內(nèi)的全美1000多個華人決定報效祖國,要把日寇趕出我中華大地,毅然響應美國征兵號召,投身軍旅,終于贏得二戰(zhàn)勝利。70年了,日本軍國主義竟然蠢蠢欲動,只有死路一條而已,因為中國已非昔日的中國,就算有強國撐腰,日本也不可能得逞?!?2歲的陳錦棠受訪時說。

  “飛虎隊”,一個抗戰(zhàn)期間令中國人難以忘懷的名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讓中國和美國人民成為親密的戰(zhàn)友,一群美國的熱血青年,志愿到中國來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航空作戰(zhàn),取得令世人矚目的對日空戰(zhàn)輝煌。陳錦棠說,當年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沙加緬度、芝加哥等地的華人眼見祖國大好河山淪于日寇之手,慘遭蹂躪殺戮,莫不義憤填膺。于是,全美有不少華裔響應征兵號召,有逾千人被錄取,受訓后飛赴中國服役于“飛虎隊”,他們的總司令,就是名震天下的陳納德將軍。

  葉挺被軟禁在恩施 陳錦棠與其見過兩次面

  在記者的要求下,陳老拿出當年當兵的照片,雖然不多,但足可見證他曾經(jīng)為祖國抗日戰(zhàn)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舊照片中,有一張他和幾個華裔同胞與一個看上去只有10歲左右的小女孩的合影。翻看后面,有每一個人的簽名,女童的名字叫葉揚眉。陳錦棠介紹,“她是葉挺將軍的女兒”。

  陳錦棠說,在駐守湖北恩施時,他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每天都拿著一本書在看,是中譯本的《飄》,他便試著跟小女孩講話,她原來會說廣東話。她稱自己叫葉揚眉,爸爸叫葉挺。他們幾個華裔士兵當場驚呆了。

  后來,他們知道,原來葉挺和一對子女被軟禁在恩施。其后,通過一個音樂教師,他們邀請了葉挺外出吃飯,一共見過兩次面。雖然沒有完全的自由,但葉挺看來很平靜。

  他說,雖是參軍,但他們有訂閱《美洲華僑日報》,報紙會送到軍中他們的手中,有個同胞便將葉挺的消息發(fā)回報館去?!昂髞砦覀兎祷孛绹~挺一家子也因空難而死去。”陳老說到后來,神色有點黯然。

  來自廣東臺山中禮村的陳錦棠當年20歲,移民來美只有3年,從事洗衣館工作,他一直記掛著祖國的安危。他說,當時歐洲、亞洲戰(zhàn)火連天,烽煙四起。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后還未復元。時任總統(tǒng)羅斯福有計劃幫助青年人在國防部工作,他報考后獲錄取,在車床工作,月薪30多美元。

  “不久,有一個在軍方服務的華裔余新賢想組織華人隊伍參軍,回到中國跟日本作戰(zhàn),在中華公所招募。我去了解過,后來決定向軍方報名,被錄取了。不過后來還是被調(diào)到余新賢的隊伍去?!标惱闲φf,紐約的人在長島接受軍訓,后來全美的新兵全在伊利諾伊州做進一步強化軍事訓練。軍方是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長訓練的,除了體能、槍械之外,他接受了電報接收及破譯專訓。訓練雖然辛苦,但想到不久可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最終咬牙挺了過去。

  陳錦棠稱,1943年年尾,他們受訓完畢,從弗吉尼亞州坐著“日本皇后號”向著亞洲出發(fā),抵達印度后,再坐火車到卡塔爾,然后來到尼泊爾邊境,在該地的機場駐防了8個月,接著搭乘火車回印度的孟買。停留了不長時間,1944年夏天,他們這個14航空隊一連大隊,從印尼東部坐飛機進入云南的昆明?!拔医K于重返闊別4年的國土,那種興奮的心情是難以用筆墨形容的?!?/p>

  陳老介紹,自己在通訊部做發(fā)布員,他還記得自己的番號“1157”。一個多月后,部隊開?i到云南北邊的?益機場。停駐了3個多月,部隊移往云南羅平,接著調(diào)至湖北的恩施,一直逗留到1945年夏天,然后飛到重慶去。最后重回羅平。1946年1月,部隊返美,他便退役了。

  陳錦棠說,遺憾的是,他未被派到前線殺敵,但知道不少同袍轟炸日寇,殺得日本兵鬼哭神嚎,也足以大快人心的。

  當被問及“軍旅生活枯燥乏味,有些什么娛樂可以打發(fā)時間”,陳錦棠回答:“打排球咯?!彼f,臺山有“排球之鄉(xiāng)”的美譽,幾個臺山鄉(xiāng)親,再加上身高體壯的美軍,組成了排球隊,有空便約戰(zhàn)當?shù)氐闹袑W、大學隊伍,“我們幾乎戰(zhàn)無不勝”。

  受訪當天,陳錦棠越講越高興,他的記憶力也好得讓人沒話說,70年前的往事如數(shù)家珍。他記得在重慶的勝利大廈見過孔祥熙的女兒孔二小姐孔令侃,也認識當年還是記者身份的陳香梅。

  1974年返回中國 在北京獲鄧小平接見

  退役后,陳錦棠申請回到國防部做回老本行車床,但人滿為患,只好暫且再做衣館。

  1948年,他來到《美洲華僑日報》做機房排版工作。兩年后,他到紐約上州一家兩年制的大學農(nóng)學院讀書,并打算畢業(yè)后返回中國務農(nóng)。“當兵的月薪52美元,吃好的,穿好的?,F(xiàn)在要返回衣館工作,心里真有點不舒服。”陳老笑著說,后來當然沒有返鄉(xiāng),而是參加了衣聯(lián)會,為華人華僑爭取權益。

  陳錦棠稱,退役后第一次回大陸是1974年,他們受邀回去訪問,那時鄧小平剛復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們。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鄧小平致詞時說的幾句話:“中國主要矛盾在農(nóng)村,計劃1980年代農(nóng)村全面機械化。”

  談到當前中國的形勢,陳錦棠說,一些東亞國家如日本、菲律賓、越南等以為有歐美國家撐腰,屢屢挑釁中國,特別是日本,死不悔改,妄想軍國主義復辟,沒有認清國際形勢,如果逆流而上,一定會吃更大的苦頭。(葉永康)

【編輯:關燃敏】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