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西華人熱衷慈善活動 積極向“食物銀行”募捐

中國僑網(wǎng)12月7日電 據(jù)西班牙歐浪網(wǎng)報道,報道,近些年來,隨著旅西華人不斷融入進西班牙社會,慈善類的公益活動也開始滲透進華人的生活。從往年一些留學(xué)生志愿者前往社區(qū)老人中心或者孤兒院做義工到近幾年華人積極參與西班牙紅十字會舉辦的“小旗節(jié)”,可以看出,慈善公益事業(yè)在華人的意識中逐步樹立起了參與意識。今年,西班牙的“食物銀行”(banco de alimentos)如往年一樣在11月27、28、29三天舉辦了募捐活動,現(xiàn)場華人的面孔更是比以往多了不少。
11月28日上午,家住馬德里el carmen附近的王小姐就是募捐的其中一員。她介紹道,當(dāng)天早上,她經(jīng)過carmen地鐵口的某家超市,看見門口放著桌子,上面放著募捐箱還有幾個大的食品收納箱,還打著“食品銀行”的標(biāo)語,志愿者也在那里呼吁進出超市買東西的市民和過路的行人為貧困家庭盡一些力所能及的捐獻?!拔耶?dāng)時正好是從地鐵口出來,但是又沒打算進超市,于是我也沒想那么多,看見那個拿著零錢罐的青年志愿者我就走過去投進去了一些零錢,”王小姐說,據(jù)她介紹,此前她在西班牙其它城市也看到過類似的食物捐獻活動,大多都是在超市門口舉行,很多購物的市民就會順便在購物過程中多買一袋米或者多買一瓶油,然后出來的時候順手就放在了募捐箱里。
小黃此前在電視新聞中得知了西班牙有一個叫“食物銀行”的慈善機構(gòu),是專門收集來自社會各界捐獻的食物然后分發(fā)給西班牙最需要這些東西的家庭。就在本月29日上午,小黃無意間在住家附近的超市看到了“食物銀行”的募捐網(wǎng)點,可當(dāng)時他因為有急事要出門沒能趕上去募捐,等他回家后已經(jīng)很晚了。小黃不甘心,于是登陸了這個“食品銀行”的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原來在線也可以進行募捐。
小黃選擇了一個20歐元的中嬰幼兒食物配給,然后又慫恿自己的妹妹捐了一個價值10歐元的中等分量的食物捐獻。“很多人都會以為做慈善只是有錢人的象征,像我們普通的工薪階層根本做不了慈善。其實,做慈善并不僅僅意味著捐錢,更重要的是代表自己的一片心意,錢多錢少并不是首位,如果每個人都能作出一絲貢獻,那么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幫到別人。
同樣是上個周末,28日傍晚,家住在ventas附近的朱女士帶著6歲的女兒從超市購物出來,從購物袋中拿出了兩袋大米和四瓶嬰兒輔食捐進了超市門口的食物募捐筐里,而最后一瓶嬰兒輔食她特意讓自己的女兒親手放進去。朱女士表示,她希望培養(yǎng)女兒從小就有愛心和具備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讓她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和她一樣大的孩子沒有食物?!霸谥袊?,我們的生活與公益慈善走得并不是特別近,因此我們作為家長的在這方面缺乏對女兒的教育,但是現(xiàn)在也不遲,我希望從現(xiàn)在開始培養(yǎng)她的公益心,”朱女士說。
慈善最基本的是要形成一種文化甚至是一種氣候,而不是今天你想捐就捐,明天沒錢就不管的事情。慈善文化體現(xiàn)出的是一個國家慈善事業(yè)是否發(fā)達,是否具有鮮明的社會感染力和引導(dǎo)力,同時也體現(xiàn)出企業(yè)用發(fā)展的成就回報社會的一種精神,體現(xiàn)出讓財富第三次分配從而惠及更多窮人的一種境界,它不僅是物質(zhì)的救濟,更多的是弘揚慈善的觀念。
馬德里誠信基金會理事長張振榮女士曾經(jīng)說過:“近年來,西班牙社會給予華人生存、發(fā)展的土壤,而華人一味做自己的事情、對他人不聞不問,給西班牙人留下了自私自利的印象。那么如果通過以西班牙主流社會的方式,為社會、為他人出一份力,其實對于華人形象的塑造是非常好的方法?!?趙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