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海外華人“省錢”妙招:看完令人臉紅(圖)
中國僑網(wǎng)1月7日電 題:海外華人的這些 “省錢”妙招,看完我臉紅了
過日子精打細算本來是好事,但如果用錯了算法,在不該省的地方“省錢”,那么好事也有可能變壞。
“省錢”新招,地鐵刷卡有玄機?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最近,曼哈頓華埠的地鐵站里出現(xiàn)了這么一些人,他們進了地鐵卻不急著乘車,反而在閘機附近徘徊張望,看樣子像在等人。大約十幾分鐘后,要等的人出現(xiàn)了,已進站的人趕緊把地鐵月票遞出去,讓對方刷卡進站。
原來,紐約地鐵有一個規(guī)定,不限次數(shù)的周票和月票只能由持卡人本人使用,不能“共享”;而為了防止共享行為,地鐵票自動設置了在同一站必須相隔15分鐘才能刷第二次的限制。顯然,這種防欺詐手段并不高明,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上面介紹的那種情形。
一張地鐵票2.75美元,日積月累下來不是小數(shù)目??此频拇_是“省錢”了,但卻違反了地鐵的相關規(guī)定。更讓小僑(微信號:qiaowangzhongguo)無奈的是,在這“精明”的人群中,又一次出現(xiàn)了華人的身影。
小僑一直認為,精明要結合實際,節(jié)儉要分清場合,不該省、不能省的錢一定不要省。投機取巧逃掉票款,雖不是嚴重情節(jié),卻可能為“華人愛占小便宜”這一在海外流傳許久的觀點添加新的佐證。
那些讓人臉紅的“省錢”秘笈
免費的都是極好的——
愛拿衛(wèi)生間里的免費衛(wèi)生紙,帶走咖啡店里的免費餐巾和刀叉,過度拿取自助餐廳里的免費飲料或色拉,隨便拿走酒店里的洗衣袋等,還沒有付小費的習慣。
超市里的摘菜超人——
吃葉的菜扯掉桿兒,吃桿兒的菜撕掉葉兒;發(fā)黃、有洞、不美觀,統(tǒng)統(tǒng)摘掉!拿著“精修”的蔬菜結賬,心里才舒坦!
食品廣場里的蹭飲一族——
食品廣場的飲料真心不貴,60美分無限續(xù)杯,但就是覺得這錢花得不痛快;明明兌那么多水,還好意思要錢?一家四口,每人自帶一個水杯,接起來就喝,管他呢!
當然,有這些不正當行為的,絕對不止華僑華人,但小僑想說,無論別人如何,我們應該珍視自己的聲譽,不能讓華僑華人的形象在海外蒙塵。
何必損形象?合理省錢有妙招
在海外生活中,想要省錢持家,其實完全不必靠一些旁門左道。下面小僑就給大家總結一些合理省錢的妙招。
自己下廚,豐衣足食
在一些國家,外出就餐可不是一般的貴。比如在美國,想要吃一頓地道的中餐,花費甚至直追法國大餐,味道還不一定百分百正宗。美國有眾多華人超市,中餐所需的材料基本都有出售,那何不在家自己動手;省錢不說,還能增進家人感情。
買二手車,行萬里路
和國內(nèi)正在起步、稍顯混亂的市場不同,很多國家的二手車市場已非常成熟,一般不用擔心買到以次充好、表里不一的劣質車。買車最根本是為了代步,所以最重要的是實用性,能滿足家庭所需即可,不要為了盲目攀比而去購置車輛。
打折掃貨,實惠多多
西方國家的購物中心每年都會有幾次“揮淚狂甩”,主要集中在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另外還有商場的周年慶等活動,折扣力度也非常大。所以,如果生活用品不是急用的話,完全可以等到打折時再大量采購。
合理網(wǎng)購,積少成多
網(wǎng)購在海外同樣非常流行,而且花樣繁多,幾乎所有的制造企業(yè)都有自己的銷售網(wǎng)站,上面的打折力度通常比線下零售商更大,且經(jīng)常免郵。此外,還有一些Cash back網(wǎng)站,基本等同于國內(nèi)的團購網(wǎng)。在這些網(wǎng)站購物,不僅能獲得更加豐富的商品對比信息,還能得到現(xiàn)金返還,一般在5%-10%上下。經(jīng)常使用,節(jié)省的開支會非??捎^。(來源:中國僑網(wǎng)官方微信,編輯:付強,ID:qiaowangzho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