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吹起中國風 14億華人喜迎丙申猴年
據(jù)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隨著新一年鐘聲的敲響,全球華人正式迎來了2016年丙申猴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各國政要紛紛為中國的農歷新年送上祝福。
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祝:祝大家在猴年健康、快樂、成功,猴年大吉。
英國首相卡梅倫:我想向世界各地所有慶祝中國新年的民眾送上我最真誠的祝福。
美國華盛頓市市長穆麗爾·鮑澤:我想祝福美國人有一個非常愉快的新年,華盛頓將會有盛大的慶祝。
法國國民議會議長巴爾托洛:新年快樂。猴年是充滿驚喜、充滿活力的一年,這對中法交流是很好的征兆。
與中國一水相隔的近鄰日本,在猴年伊始,首相安倍晉三也對新一年中日兩國的關系表達了美好的期待。他在對全球華人的新春賀詞中表示,日中關系正在切實朝著改善的方向發(fā)展,愿在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員交流等廣泛領域繼續(xù)發(fā)展關系,構筑穩(wěn)定的友好關系。真誠祝愿新的一年成為日中關系更加發(fā)展之年。
南非祖馬總統(tǒng)在致辭中表示,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jié)也是南中兩國規(guī)劃雙邊關系全年目標之時。近年來,南中關系發(fā)展強勁。南非期待猴年激發(fā)的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在兩國業(yè)已存在的密切關系基礎上,更好地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和國家繁榮的共同目標。
目前,我國海外的華人華僑已經超過6000萬,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紐約除了洋溢著中國風外,紐約市還將中國的農歷正月初一定為當?shù)氐姆ǘ偃铡?/p>
今年在紐約的僑胞來說,可以說特別有眼福,因為今年在紐約慶祝農歷新年活動是尤其得多,除了每年提到的帝國大廈亮燈儀式或者第五大道櫥窗展等等這些傳統(tǒng)項目之外,今年在紐約還有一系列與猴年相關的活動,比如昨天上午紐約著名的時代廣場就舉行了“百猴開閃”活動,中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六小齡童老師,攜帶百名徒弟以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亮相時代廣場,著實給廣大華人朋友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另外。昨天晚上也舉行了盛大的煙火表演,璀璨的煙花點亮了曼哈頓的夜空,這也是為專門來慶祝中國新年,今年在紐約過春節(jié),最開心莫過于紐約廣大的華人學生了,因為今年是春節(jié)這一中國節(jié)日正式成為紐約公立學校的法定假日,這個法案在去年通過,但是今年是紐約110萬華人學生第一次有機會享受這一福利,所以對于華人學生來說,大年初一這一天,如果想在家里呆著和家人過節(jié),今年學校不會再記錄他們曠課,所以可以跟家人過一個好年。
目光轉向歐洲,在中國農歷新年到來之際,英國皇家造幣廠專門發(fā)行了系列猴年生肖紀念幣。同時,一場別致的中國主題花燈展近日登陸英國倫敦的百靈頓伯爵大屋,為當?shù)孛癖妿硪粓龆恳恍碌囊曈X盛宴。
位于倫敦郊外的著名的景觀園林百靈頓伯爵大屋舉行了一場獨具中國特色的花燈展,在這場花燈盛宴中,超過50盞花燈,數(shù)千盞LED燈,以及一只66米長的巨龍把夜幕下的百靈頓伯爵大屋點綴得燈火通明、喜氣洋洋,組織者是一位中國文化愛好者,他表示早在幾百年前,中國風藝術在西方就很受歡迎了。
他說,在英國和歐洲大陸的許多園林建筑中,會發(fā)現(xiàn)大量具有中國藝術風格的物品,比如工藝品和中國風家具,所以在百靈頓伯爵大屋點出花燈,與這里的環(huán)境完美融合,或許在300年前,這里就曾懸掛過中國的花燈,這是超越國界的全球性文化一部分。
展出的各式的花燈中,既有中國古代陶土泥塑的兵馬俑,傳遞出新年濃郁的中國文化,也有中國傳統(tǒng)的神話人物齊天大圣,登高遠眺、緩緩敘述著花果山水簾洞的故事,更有中國古寶級動物熊貓,戲耍于竹林間憨態(tài)可掬,另外國游客們駐足欣賞流連忘返。
與英法不同,歐洲另外幾個國家的華人用慈善的方式讓這個春節(jié)過得更加“溫暖”。在希臘,一些華人利用春節(jié)前后的假期,為在希臘登島的難民提供人道救援。在西班牙,中國農歷新年慈善義賣晚宴活動已經連續(xù)舉辦5年,成為當?shù)卣吧鐣J可的一個標志性品牌活動。
可以說溫暖的“中國風”給力猴年春節(jié),而在南半球,夏天里的春節(jié)同樣不乏濃濃的年味兒,悉尼歌劇院等著名地標都籠罩一片喜慶的中國紅之中。
中國新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十分的熱鬧,悉尼唐人街一片新春的景象,在悉尼澳大利亞華人華僑連同悉尼市政府,舉辦各種迎新辭舊的活動,著名的悉尼歌劇院以及市政府地標都被紅色的燈光照耀,一片中國紅,喜氣洋洋,在悉尼中國人的華人新春巡游一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將會有超過五萬人駐足觀看,也成為悉尼華人華僑過年最為壯觀的一件盛事。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對于全球海外同胞們而言,滿載對家鄉(xiāng)思念與對未來美好期許的小船劃過世界每一個角落的華人心中。全球華人在這一刻都用自己別具一格的方式慶賀中國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