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見證自強不息拼搏精神 成永不消褪文化符號
唐人街見證了華人移民、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艱辛歷程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不僅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更是華人為當?shù)厣鐣鞒鲋匾暙I的縮影
紐約華埠 悄然轉身
本報駐美國記者 李曉宏
驅車沿曼哈頓大橋進入紐約曼哈頓島,熟悉的中華元素撲面而來。壁刻“南無阿彌陀佛”的大乘寺,紀念儒家始祖的孔子廣場,各類中餐館、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店、雜貨鋪,形形色色的漢字招牌,就連麥當勞廣告都是中文的,行走在這里仿佛穿越國度。這里就是已被美國政府列入國家史跡名錄的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美國人稱“中國城”。
曼哈頓唐人街相傳形成于19世紀90年代。當年最早移民到美國西海岸的中國人,因加州通過了《排華法案》遭受排擠,遂向東海岸遷移,首站落腳于紐約曼哈頓島東南隅。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唐人街逐步擴展至今日的規(guī)模。
百余年來,唐人街是中國新移民踏入美國的橋頭堡,在這里不僅能找到住房,享受便捷的中文服務,而且還可能通過室友、同鄉(xiāng)會等關系找到工作。由于發(fā)揮了移民門戶的職能,唐人街人氣興旺,并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風俗。每逢春節(jié)、元宵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街上人頭攢動,耍龍燈、舞獅子等傳統(tǒng)表演紛紛登場,熱鬧非凡。
然而,近年來曼哈頓唐人街出現(xiàn)“老年留守、青年遷出、新移民不再涌入”的萎縮景象。目前居住于此的5萬多華人主要是老移民,來自香港、廣東、福建等地,通用語言是粵語。當年他們闖海外的“三把刀”——菜刀、剪刀、理發(fā)刀,在這里土壤深厚,中餐館、理發(fā)店等仍然是許多人的經(jīng)濟來源。
“這里明顯老齡化,少了以往的人氣和活力。”32歲的華爾街分析員西蒙·陳曾在曼哈頓唐人街讀書,“我兒時的伙伴們,基本無人留在這個街區(qū)?!?/p>
作為低薪階層的聚居區(qū),唐人街擁擠雜亂的環(huán)境難以留住中產(chǎn)化的中國移民家庭子女,這里提供的資源對新一代技術移民或投資移民也缺乏吸引力。許多畢業(yè)后進入美國公司的中國留學生一般居住在中產(chǎn)階層社區(qū),投資移民則更多選擇郊外的富人區(qū)。
“以前街上熙熙攘攘,可是過去3年,白天嘈雜熱鬧,一到晚上店家關門,街道變得安靜人稀,我們的生意清淡了許多?!痹跂|百老匯街上開餐館的張莉說,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只是白天來做生意,或者周末來購物。
唐人街日漸式微的背后,也有城市改造這一推手?!霸诩~約市政府眼里,這是曼哈頓島上最后一個尚未高檔化的地方?!眮喢婪稍饡l(fā)布報告指出,受城市規(guī)劃者鼓勵,以及被唐人街毗鄰華爾街、交通便利的優(yōu)越位置吸引,開發(fā)商正用高檔公寓和酒店取代老舊唐樓。目前5棟公寓已落成,8棟仍在建,一座高達128層的摩天大樓也在計劃建設中。報告顯示,唐人街高檔化進程帶來房租上漲,許多亞裔餐館、商店和低收入住戶被迫搬離。過去10年里,當?shù)貋喴崛丝谙陆盗?%。
“曼哈頓的‘中國城’將逐漸變成一個觀光點,供游客體驗異國風情?!奔~約市亨特學院亞裔美國人研究和城市計劃專業(yè)教授彼得·孔表示,歷經(jīng)100多年的歲月滄桑,承載華人集體記憶和情感的唐人街在悄然轉身,演變成海外中華文化符號。
“現(xiàn)在富裕起來的華人移民家庭和部分新移民,在向新興華人社區(qū)聚集?!北说谩た渍f,紐約市還有兩個唐人街。皇后區(qū)的法拉盛近年規(guī)模和人氣飆升,有紐約“第二唐人街”之稱。20年前這里只有二三家華人商店,而今華人商業(yè)尤其溫州人的大型超市非常活躍,大街上絡繹不絕的人流基本都是華人面孔,居民主要來自臺灣和中國大陸。在布魯克林區(qū)的第八大道,華人商店鱗次櫛比,經(jīng)營者主要來自廣東和福建,這里被稱為紐約“第三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