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政協報告:如何加強同海外僑胞團結聯誼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向大會作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國僑網3月5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中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3日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人民政協必須把加強大團結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團結的同心圓越大越好。而團結全球華僑華人無疑是擴大團結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俞正聲當日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同海外僑胞的團結聯誼,在談及2016年全國政協重點工作時,他又對海外華裔新生代的培養(yǎng)教育以及歸僑僑眷權益保護工作提出要求。對于如何進一步團結全球華僑華人,進一步凝聚僑心、匯聚僑力,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通過《歐洲時報》闡述了他們的看法。
“中國對僑胞比以往更為重視”
俞正聲3月3日指出,去年,全國政協深化與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團結聯誼,邀請海外僑胞列席政協會議、參加政協活動,圍繞中高端留學人才回國創(chuàng)業(yè)等調研考察。2016年全國政協工作重點之一是將“認真做好凝心聚力工作,加強與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團結聯誼”。
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兼主任王輝耀3日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對海外僑胞及歸僑僑眷比以往更為重視。系列惠僑利僑政策的出臺,每年中國政協會議邀請海外僑胞列席,這都對于凝聚僑胞力量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中國全球化的發(fā)展離不開僑胞,無論是歸僑還是身在海外的僑胞,中國的態(tài)度肯定是越來越重視的,這是很有意義的?!蓖踺x耀指出,兩會前夕正式實施的20項便利外籍人士的出入境政策措施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項政策中有多項是專門針對外籍華人出臺的優(yōu)惠,王輝耀認為,從這個角度也是體現出了國家對他們的重視。出臺的政策中,華裔博士可以申請永久居留,在他看來這就是很大的突破。而且20條新政其實很多是為了便利僑胞,大量的申請人和有需求者還是外籍華人。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對僑胞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能夠最大限度吸引僑力,為中國發(fā)展出力。
王輝耀進一步指出,海外華人華僑的體量很大,有6000多萬,加上每年還有幾十萬的留學生,如果能夠匯聚這些力量對于中國的發(fā)展建設意義重大。
如何在人才流動的時代進一步匯聚僑力?
對于如何進一步凝聚6000多萬華僑華人的力量,王輝耀認為,應從引入“泛僑”概念、進一步放寬永居條件、加強服務海外僑民等方面做工作。
1、引入“泛僑”概念
王輝耀提出,或許可以放寬“僑”的范圍,引入“泛僑”概念。
“所謂僑,就是僑居海外,應該可以有很多種。一個是成為公民,另外有外國的綠卡,還有則是有外國長期工作簽證、長期居住簽證。我覺得以后要逐步放寬這個概念,充分調動更多海外華人的力量。”他建議。
2、進一步放寬永居條件
王輝耀還建議,應進一步放寬外國人永久居留的條件。此外,王輝耀認為參照中美、中加10年簽證,這樣的政策是否能夠推及在全世界的海外僑胞也是未來可供思考的方向。
3、加強服務海外僑民
在充分調動僑力方面,王輝耀稱,面對目前的經濟環(huán)境,中國應當考慮為海外僑胞參與各方面經濟活動給予更多的支持。
另外,僑務工作不僅僅在中國國內,還應當更多擴大到國際上。他建議加強服務國際上的僑民,保護海外僑民利益。在這系列放寬優(yōu)惠政策以及政策重視之下,他相信凝聚僑心、匯聚僑力的工作將更順暢。“現在是人才流動的時代,需要更多地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凝聚僑力?!蓖踺x耀說。
圖為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中)今年1月趕赴河北保定,慰問印尼歸僑。(圖片來源:中新社)
完善立法 保護歸僑僑眷權益
俞正聲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還指出了2016年政協僑務工作的另一個重點——做好歸僑僑眷權益保護工作。
“做好歸僑僑眷權益保護工作”的部署,既是鼓舞,同時也為今年的僑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僑聯主席王亞君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長期從事僑務工作的她感慨,僑胞的權益保護工作非常重要,對于調動僑胞的積極性,匯聚僑力意義重大。
對于歸僑僑眷權益的保護,按照王亞君的經驗,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全國性僑務政策法規(guī)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地方的成功經驗,推動全中國歸僑僑眷權益保障方面的拓展。
就如何更好落實保障歸僑僑眷權益,長期維護華僑權益的律師張蕾認為,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對歸僑僑眷的保護主要體現在財產權、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權、人身權等方面。
針對目前不斷壯大的新一代僑民隊伍,張蕾強調,“新僑”與“老僑”的權益保護是同等的。
目前不少經濟、勞務案件就出現在新僑當中。因此,張蕾指出,無論是“新僑”或是“老僑”,首先,都要了解中國相關法律及政策,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其次,要與所在地區(qū)的僑聯組織積極溝通,目前各級僑聯組織都設立了法律顧問團或聘請了法律顧問,由專業(yè)的律師團隊為僑民提供法律服務。關于勞資、經濟、房產、繼承等糾紛的案件較多,應尋求專業(yè)的法律幫助。此外,僑胞們應當提高法治觀念,關注國家政策變化,依法保障合法權益。
最后,張蕾也建議,為了更好地保障歸僑僑眷權益,應完善立法或地方法規(guī)政策,對華僑在政治、投資、捐贈、財產、社會保障、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權益進行完善,才能更好從法律層面保障僑胞權益,凝聚僑心僑力。
圖為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左)今年1月在海南興隆華僑農場走訪慰問困難歸僑僑眷。(圖片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