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華商頻遇“碰瓷”:借購物之機敲詐勒索
中國僑網(wǎng)4月18日電 據(jù)西班牙歐浪網(wǎng)報道,“碰瓷”原屬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行為。讓人有些想不到的是,在西班牙,旅西華商們也會頻頻遇到“碰瓷”。
與國內(nèi)在大馬路上故意躺倒車前面“碰瓷”所不同的是,西班牙的無賴們是到華人店里,借著買東西的機會,進行投機取巧式的敲詐勒索。
由于受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現(xiàn)在華人店家的收入都不是很高,如許多食品店一天就能賺個幾十塊的吃飯錢。如果遇上了碰瓷,少則小半天白干了,大的那也是讓人傾家蕩產(chǎn)般地獅子大開口。對此,華人店主可謂是苦不堪言。
幾塊錢的“碰瓷”
上周,馬德里一家華人食品店就遇到了一起損失不是很大的碰瓷。不過,說起這件事,店主也是一臉的無奈。
據(jù)介紹,一位住在事發(fā)食品店附近的西班牙人頭一天到店里買了一桶剃須膏。第二天,此人就拿著空鐵桶回到店里說,他昨天買的是一個空桶,要求進行退換。
對于客人的要求,華人店主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自己多年經(jīng)營那種產(chǎn)品,從來還沒有聽說過,有賣出去的是空桶的。接過對方手里的空桶,店主看了看,發(fā)現(xiàn)密封蓋已經(jīng)打開。于是便和對方說,蓋子打開了,就不能退換了。因為誰知道是不是故意用光的,或是另拿一個空桶來“碰瓷”呢?
面對店主的疑問和拒絕,那個西班牙客人的回答也是理直氣壯,“不打開,怎么知道是空桶呢?”這一反問,更讓華人店主是“氣不打一處來”。他對對方說,未打封的滿桶和空桶的重量是不一樣的,如果買的時候就是空桶的話,那么拿在手里是應(yīng)該感覺到很輕的。 本以為對方能啞口無言,可那個西班牙人卻說,鐵桶裝的剃須膏,滿的和空的重量差不太多,他就是感覺不出來,怎么地吧?!
看到對方就是賴著要換,吵吵嚷嚷,又要報警,又要投訴的,華人店主覺得再和對方糾纏會影響自己的生意。同時,一桶剃須膏也就是幾塊錢的東西。于是,就自認倒霉,讓對方又去貨架上拿了一桶。
獅子大開口的碰瓷
說起來到店里的老太太,另一位華人百元店店主講了自己所遇到的一件“驚心動魄”的“碰瓷”經(jīng)歷。
不久前,一位老太太拄著拐棍和其二十多歲的孫女到店里買東西。到店里以后,兩個人在貨架間走走,就分開選東西了。
不一會兒,老太太就一個趔趄,坐在貨架間的地上。對此,店主說是對方拄拐棍不小心,摔倒了。摔得也不嚴(yán)重,就是一屁股坐地上了。看到老太太摔倒了,那位孫女也看到老人摔倒了,趕忙走到旁邊,不讓周圍客人幫忙扶,而是馬上叫了救護車。
救護車來了以后,先檢查了一下老太太,發(fā)現(xiàn)并無大礙,但為了謹慎起見,還是把她抬上車,到醫(yī)院去了。
當(dāng)天下午,那個孫女和其媽媽就又來到店里,要求提供店面的資料,并說華人店主要承擔(dān)責(zé)任,有所賠償。對此,華人說自己有律師,同時也買有保險,可以找律師和保險公司去。后來,對方拿了保險公司的聯(lián)系方式走了。
幾天后,保險公司問明,并查看了情況,說老太太摔倒并不是由于店主方面的責(zé)任,如有臺階等不規(guī)范的設(shè)計,地面剛拖過,濕滑等等,而是其自己不慎意外摔倒的,所以店主沒有賠償責(zé)任。此外,經(jīng)過打聽,那個摔倒的老太太也并沒有摔傷,所以華人店主就此擺脫了一場很可能要“獅子大開口”的“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