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紐約“華二代”流行經(jīng)營特色小店 打造華埠新形象

2016年05月20日 13:37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左起:王逸君,譚偉超,梁錦華,伍科瑞,譚麥克,李曉露,王偉榮,林美虹。(美國《僑報》/林菁
    左起:王逸君,譚偉超,梁錦華,伍科瑞,譚麥克,李曉露,王偉榮,林美虹。(美國《僑報》/林菁 攝)

  中國僑網(wǎng)5月20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近年來,生長在紐約華埠第二和第三代華裔移民開始在華埠創(chuàng)業(yè)開店,他們不再像前輩那樣幾乎清一色開餐館和禮品店,而是經(jīng)營各種新穎且獨具特色的小店,如冰淇淋店、漢堡店、甜點店、畫廊,他們還利用社交媒體Facebook和Instagram做宣傳,很快便成為人氣火爆的潮店。

  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古玩店永安和(Wing On Wo)第三代主人林美虹(Mei Lum)19日召集了一批成功的年輕華裔創(chuàng)業(yè)者座談和分享經(jīng)驗。

  座談會在擺滿古董和瓷器的永安和老店舉行,主持人是康奈爾大學博士研究生王逸君,參加者有冰淇淋店10 Below的店東譚偉超(Richard Tam),勿街自行車店Mott Street Cycles合伙人梁錦華(Tommy Leong)和伍科瑞(Cory Ng,音譯),甜點店雞蛋仔Eggloo店東譚麥克(Mike Tan,音譯),漢堡店Breakroom店東王偉榮(Chris Wong),以及畫廊主人李曉露(Amy Li)。

  冰淇淋店10 Below最近非常火爆,店外經(jīng)常排著長龍,有時候買一個冰淇淋要等1個半小時。店東譚偉超說,他在華埠出生長大,走在街上經(jīng)常碰到熟人,他很喜歡社區(qū)的人情味,這是他選擇在這里開店的原因。社交媒體對他的經(jīng)營起到很大作用,他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發(fā)照片,也請朋友在社交媒體上幫他宣傳,很快便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顧客。目前他的店在Instagram上有2.5萬個粉絲。

  伍科瑞表示,他當初剛畢業(yè)沒什么工作做,就在勿街一個地下室租了個鋪面開自行車店,等到有點錢便租了樓上一層做pop up臨時店面,原先只想租一個月,沒想到生意繼續(xù)做下去,臨時店面至今已經(jīng)維持了5年。

  譚麥克說,最初他以為自己的顧客主要是亞裔中學生,沒想到更多的顧客是游客。對于新一代華裔開店創(chuàng)業(yè),譚麥克認為他們給年輕亞裔孩子樹立了一個楷模。

  王偉榮表示,在華埠開漢堡店有些異想天開,但如果開傳統(tǒng)餐館他無法做得像燒臘店“大旺”和波記那樣好,于是就標新立異開了漢堡店。因為地點好,生意不錯,華埠附近法庭的法官等都成為他的顧客。

  李曉露表示,當初她借用爸爸裁縫店鋪面的前半部分開畫廊,后半部分仍然是裁縫店,沒想到竟然生意一直做下來。近年來華埠正在蓋高樓大廈,她的店鋪兩側都已經(jīng)蓋起高樓,作為商家她擔心的是哪里一天房東把樓房賣了,開發(fā)商要把店鋪趕走。

  林美虹表示,她的祖父1925年從愛爾蘭人手中買下這個店鋪,最近家庭面臨著一個選擇,是把店鋪賣掉,還是繼續(xù)留下,原本打算讀研究生的她決定繼承家業(yè),把老店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

  對于社區(qū)面臨的貴族化問題,伍科瑞表示,他不認為自己促進了貴族化,因為這些新開的店鋪給華埠帶來了新的東西,華埠變化很快,要在這里發(fā)展必須拿出新穎的東西,而且這些店雇用的員工大部分是社區(qū)里的華裔孩子,給社區(qū)帶來了就業(yè)機會。

  很多華裔都把離開華埠,到別處工作和居住當做成功的標準。但譚偉超說,他希望讓父母那一代華人明白,華埠不是他們心目中臟兮兮、擁擠不堪的地方,他希望把大家?guī)Щ氐饺A埠來。(林菁)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