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華人在美國:當“80后狂人”遇上“90后傳人”

2016年08月01日 09:19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阿曼達最滿意自己做的奶凍。(美國《僑報》/林菁
阿曼達最滿意自己做的奶凍。(美國《僑報》/林菁 攝)

  中國僑網(wǎng)8月1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90后”,處女座,完美主義,迷戀看起來很漂亮的糕點,有個當大廚的老爸,還有比阿曼達(Amanda Zhang)這樣的女孩更適合當甜點師的嗎?

  1987年出生的杰生(Jayson Chong),從17歲起就開始打工,當過文員、收銀員、會計員,賣過二手車,幾乎無論什么時候都同時打兩份工,從來沒想過給別人打工,一心想自己當老板,還有比這樣的人更適合創(chuàng)業(yè)的嗎?

  阿曼達和杰生一起搭檔開甜點店,幾乎是珠聯(lián)璧合,再完美不過了。這兩個華裔年輕人,如何在紐約這樣競爭極為激烈的地方闖出名堂來呢?

  阿曼達和杰生與另一個合伙人陳(Yao Huan Chen)開了家甜點店,名字叫咕嚕甜點(Kulu Desserts),第一家在布魯克林八大道,第二家在法拉盛,幾個月前在曼哈頓東村紐約大學附近開了第三家分店,很快將在皇后區(qū)阿姆赫斯特開第四家分店。

  杰生:我一直想創(chuàng)業(yè)

  我做過很多工作:股票經(jīng)紀、二手車買賣、鐵皮車賣餃子、連鎖店收銀員,在會計師樓當bookkeeper,還在國際貿(mào)易公司做過文員。

  我在中國澳門讀完初中后來美國,大學在City Tech(紐約市立大學科技學院)學建筑,我想要設計自己的房子,這是我選擇建筑的唯一想法。我比較喜歡設計,小時候喜歡自己折疊不同的造型,現(xiàn)在我專業(yè)學的東西只用來設計甜點包裝了。

  因為剛一畢業(yè)就失業(yè),就沒想過做建筑這一行。我17歲開始打工做兼職,19歲做收銀員,同時做二手車買賣,那是2008年,我們是紐約第一批把美國二手車賣到中國的人。

  我有一次路過八大道,看見一個空置的鋪面,位置有點凹進去,平時大家不會怎么注意到,那個地方開過各種店,發(fā)廊、五金店,都沒成功。我覺得開個甜點店應該不錯,剛好我的同事阿曼達會做甜點,我吃過她做的海帶綠豆沙,覺得很棒,就找了她做搭檔。

  我們不僅僅賣糖水、雪糕,主要是很有氣氛,青年人會來這里聚會,附近有KTV、酒吧、餐廳,我們晚上開到12點,周末到凌晨2點。我們的風格是輕松、休閑、活力,進來覺得熱鬧,不會枯燥,服務態(tài)度很好,你會感覺到很溫馨,我們堅持把自己做好。

  我們原本以為顧客會是年輕人,后來全家老小的顧客都來了,以前以為10元左右對家庭長輩來說比較貴,后來越來越多的長輩來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糖水,不必家里煮一大鍋,吃不完又倒掉。

  三個地方的顧客都很不一樣:在八大道,客人最喜歡糖水、芝麻糊、紅豆沙,可能那邊廣東人比較多,住家比較多;法拉盛年輕人比較多,喜歡水果撈和雪糕;曼哈頓這邊,越特別就越多人點。

  我覺得創(chuàng)業(yè)要提早定一個目標,我做兼職是因為我想從不同行業(yè)吸收經(jīng)驗,然后自己當老板,我現(xiàn)在也同時做地產(chǎn)經(jīng)紀,是為了以后找合適的地點開分店。我家里人都是做生意的,我從來沒有為別人打工的想法,我們家開過超市,做過汽車貿(mào)易,在廣東設廠生產(chǎn)大巴,酒店業(yè)也做過,我去過家人辦的公司,感受到那里的氛圍,我感到那樣的生意就是我所要追求的。

  阿曼達,一個文文靜靜的女孩,笑起來很親切,唯一脾氣不好的時候是出爐的糕點沒100%滿意,她會整盤扔進垃圾桶。出生于廣州的阿曼達,讀完小學來美國,15歲開始打工,在面包房、精品店、餐廳、日本甜點店做過兼職。爸爸以前是廣州接待外賓的白天鵝賓館的大廚,奶奶也是烹調(diào)高手,她從小便耳濡目染對食物有了敏感的直覺。

  阿曼達:甜點師要無比挑剔

  小時候我爸是中餐廚師,我奶奶也喜歡做菜,我就跟著學,上初中時看了很多烹調(diào)書、雜志和電視節(jié)目,自己去買東西回來跟著做,后來我在City Tech讀書挑了甜點設計和烘培專業(yè),讀了4年,一半時間學餐飲管理,一半時間自己動手做。

  我喜歡甜點是因為甜點看上去很漂亮,去蛋糕店總是很開心,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一定要做到滿意才罷休。我不喜歡給別人吃我做得不滿意的東西,我一定要自己滿意了,才拿出來給別人吃。

阿曼達在雕刻一個巧克力球。(美國《僑報》)
阿曼達在雕刻一個巧克力球。(美國《僑報》)

  一個好的甜點師,首要條件是非常挑剔。每次我都要想好所有步驟,需要用什么東西全部買齊了,才開始做。怎樣才算好?就是我自己要滿意,味道一定要好,看上去漂亮,一個甜點賣相好,才能吸引人,對我來說賣相第一,味道第二。

  我自己做的這些甜點,我最喜歡奶凍Mirukuru,它融入很多亞洲風味,有日本奶茶的味道,口感比布丁軟,比Yogurt硬,入口感到融化。我一直在試它的硬度,差幾分就不一樣。

  看到別人喜歡吃我做的東西是最大滿足,如果別人不喜歡我就特別地失落,心里很糾結(jié)。

  做甜點的秘密是什么?就是出來的成品要有裝飾,比如蛋糕不管什么味道,都要有裝飾。甜點的配方基本大同小異,有固定的材料,想要有自己的style,就要在裝飾上花功夫。至于怎么裝飾,要看我的心情吧。

  給小朋友的蛋糕會點綴可愛的很萌的卡通,給成人朋友的蛋糕會根據(jù)他們的個人愛好來裝飾;給父母的蛋糕會放很多水果,比較清淡,不會用巧克力;給男朋友會做一個提拉米蘇,因為它的名字意思是“Take me home”(把我?guī)Щ丶?。

  三個小伙伴分工負責店的不同業(yè)務:阿曼達負責廚房,杰生負責市場營銷,陳負責人員和貨物管理,包括材料新鮮,用最優(yōu)惠的價格購入。

  杰生:我看到市場潛力

  有一次阿曼達做了一盤馬卡龍,自己覺得不好,就想整盤扔掉,我們覺得已經(jīng)有90分了,她還是覺得不夠好,我們趕緊在她倒掉之前多吃幾塊。跟她在外面吃東西很沒意思,她會說這個好像不夠糖,那個好像不夠脆,我們邊吃她邊挑毛病。

  不過阿曼達的性格有個好處,甜點師跟一般大廚不一樣,大廚靠經(jīng)驗,甜點師只要火候稍微把握不準了就失敗,阿曼達非常細心。她最拿手的是曲奇餅,硬度掌握得很好,樣子又挺好看,圣誕節(jié)我們的姜餅挺多人喜歡的。

  我們在紐約大學附近開店,是想打開美國顧客市場。中國風味店有很成功的,比如“西安名吃”,在美國賣涼皮賣得那么好,它給我的啟發(fā)是:食物不分國界,看你怎么把它包裝、推廣,中國有很好的食物,我們傳統(tǒng)的糯米就是健康養(yǎng)生的食材,我們店的名字Kulu 就是“Keep your life unique”(讓你的生活獨特)的縮寫。

在紐約大學附近的咕嚕甜點店小巧玲瓏,色彩鮮艷。(美國《僑報》)
在紐約大學附近的咕嚕甜點店小巧玲瓏,色彩鮮艷。(美國《僑報》)

  最受歡迎的甜點,比如楊枝甘露,它在香港很流行,但我們用的芒果不一樣,香港用的芒果來自東南亞,我們的芒果來自墨西哥,香一點,沒那么甜。糯米丸子也有很多人愛吃。

  我們都使用新鮮水果,不用冰凍水果,冰凍的味道絕然不同。我們每天都在市場買新鮮水果來搭配,冬天水果的新鮮程度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沒有哈密瓜的時候,就用草莓或梨子代替,在這方面要下工夫。外面以為我們成本很低,其實不是的,在消耗方面我們的成本很高。

  創(chuàng)業(yè),要把目標定得長遠,一步步往前,我那時24歲剛畢業(yè),就能夠用自己賺的錢來給自己投資。我也想過找人投資,但你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人家不一定覺得你行,所以我干脆自己拼一拼。

  對創(chuàng)業(yè)者的建議,是要三思而行,要認真地考慮過才做,想怎樣做最好。現(xiàn)在有很多80后和90后創(chuàng)業(yè),但有些經(jīng)營得很不好,有時候你會看到,同個地方既賣甜點,又賣拉面、燒烤,大堆東西混在一起,這樣無論是想吃甜點的人,還是想吃拉面的人,都不會想去那里。

  為什么選擇甜點,我覺得這是個有潛力的行業(yè),我看到它的前景和未來。我們想把它做成連鎖店,把中國文化帶來美國,將來到亞洲開分店,把西方糕點帶到中國,至于在哪里開店,是個商業(yè)機密。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