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聯(lián)邦議員就華裔科學家被冤“間諜”案發(fā)聲
中國僑網8月23日電 據(jù)美國中文網報道,近年來全美多名華裔科學家接連蒙冤,被當作“間諜”起訴,華裔聯(lián)邦眾議員劉云平(Ted Lieu )日前在硅谷就此舉行專題演講,要求美國司法部不要以“歧視性種族評判”(Racial profiling)陷人于罪,不得歧視亞裔,避免發(fā)生類似事件。同時,現(xiàn)場的華裔民眾也就近期飽受爭議的加州AB1726亞裔細分法案征詢了劉云平的看法。
華裔國會議員劉云平,一直以來十分關心接二連三發(fā)生的郗小星等華裔科學家被控間諜案,認為其中存在著一定的種族因素。在他這場在硅谷Cupertino舉行的專題演講上,近百位在灣區(qū)工作的華裔高科技從業(yè)者特地趕來參加并聲援。
美國亞太裔公共事務聯(lián)盟硅谷分會(APAPA-SV)針對今年初天普大學華裔教授郗小星被控間諜罪后又被撤銷控罪一案,邀請國會眾議員劉云平(Ted Lieu)以“華人工程師反對不實間諜起訴”(Chinese Engineers Against False Espionage Charges)為題舉行座談,和硅谷科技界及工程師探討如何防范美國主流對華人的不實控訴。劉云平指出,構陷華裔科學家并非孤立事件,美國歷史上曾有排華法案,以及近代的陳果仁、李文和案件等。劉云平說,之所以會發(fā)生郗小星、陳霞芬等針對華裔科學家的冤案,是因美國部分人士將華裔視作外國人,先入為主產生種族歧視而導致。
“這些案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它們的被告都像你我一樣,是華裔美國人,”劉云平說:“這些案件也讓我想起,美國一直都存在種族評判的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州級行政機構里基本上都是白人,如果你再看看整個美國的安全系統(tǒng),也幾乎都是白人。這就造成了華人社區(qū)要面對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有人看到我們,首先想的就是我們可能不是美國人,或者我們是二等公民,認為我們比其他種族更值得懷疑。”
現(xiàn)場的華裔民眾還就近期飽受爭議的加州AB1726亞裔細分法案征詢劉云平的看法,一開始劉云平對該法案表示全力支持:“是的,我支持它,我支持對亞裔分類。如果你看到種族接受教育的比例,柬埔寨裔和薩摩亞裔等東南亞裔的比例,要遠遠低于華裔等人口較多的族裔。如果我們不進行細分,只看粗略的數(shù)據(jù),我們無法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
隨后,有華裔民眾對此提出異議,劉云平隨即表示需要對該法案進行更多了解。
而在遭到亞裔團體強烈抨擊后,法案提出者、加州眾議員Rob Bonta已經對法案作出重大修改,完全剔除了最招非議的部分,即針對亞太裔在高等教育入學方面的信息細分搜集。(言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