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雅明解釋細分法案:不涉教育公平 申報憑自愿
中國僑網10月14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紐約市議員顧雅明辦公室接到了一些華人的咨詢詢電話,憂慮紐約市議會剛通過的251-A提案是加州的翻版,影響到教育的政策。但顧雅明指出,紐約251-A提案不是加州“亞裔細分法”的延續(xù),也不是它“另一個版本”。
顧雅明指出,紐約251-A并不是教育法案,它是針對社福服務資源分配而生的法案。紐約華人占亞裔人口的大多數,但比起其他亞裔族群,外界認為華人學生成績好、自給自足,華人社區(qū)獲得精神心理輔導、教育等經費和撥款遠遠未達需求。建議用語言申報的好處是讓政府看清華人社區(qū)的需要。
顧雅明指出,加州的SAC5法案在大學招生時提升了西語、非裔學生的大學入學率,但紐約沒有類似的法案。紐約州法明文列寫史岱文森、布朗士科學、布魯克林技術三間特殊高中(也是華人學生占大多數的特殊高中)必須通過SHSAT考試招生,無論市教育局、市長辦公室都無權修改州法,推翻統(tǒng)一考試制度。
251-A要收集的是30個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而定,當中包括中文),不是針對亞裔而設的法案。
顧雅明指出,在華人關心的教育方面,以往少數族裔社區(qū)課后班經常缺乏經費,法案將“燈塔計劃”(Beacon Program)、“青年行動”(Teen ACTION)及Out of School Time Program等列入了數據收集的項目,給華人將來為6至12年級生爭取經費提供一些數據上的支持。以往許多移民家長因英語水平問題而難以跟學校溝通,需要翻譯,但亞裔社群常用語言種類多,往后如學生注冊表格提供“普通話”、“韓語”等語言的選項,將確保教育局提供更準確的翻譯服務和資源。
法案列明民眾可以自愿性申報,不愿提供資料者可以不填。(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