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從攔路虎變成競爭優(yōu)勢 高性價比吸引中國學生

作為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歐洲強國,法國正通過合并大學、大力吸引國際學生等政策,試圖讓藍白紅三色旗矗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版圖中更為顯著的位置。
同時,通過設定到2020年使在法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達到5萬的目標,法國希望通過吸引更多中國學生赴法接受法式教育,以此來“投資”中法兩國的未來。
高校“合并潮”意在做強做大
位于巴黎南郊的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Paris-Saclay),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年輕”大學。2014年12月才成立的這所大學,卻有雄心勃勃的目標——想要成為在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中躋身前十、歐洲大陸排名第一的高校。
設定如此有野心的目標,自信來源于這所大學的“底子”。它是由兩所大學、11所大學校(Grande Ecole)與7個研究所合并而來的,其中包括巴黎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巴黎高等商業(yè)研究學院(HEC Paris)、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éParis-Sud)等法國最頂尖的高校。合并之后,這所大學將有6萬名學生和10500名科研人員,規(guī)模堪稱“巨型”。
巴黎-薩克雷大學的成立,只是近年來法國高校合并潮的一個典型例子,也彰顯了法國著力提升其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地位的努力。
法國的高等教育機構(gòu)一直以“小而精”著稱,其中不乏在某個細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者。但是,“小而精”的模式必然導致在綜合評分上不占優(yōu)勢,這使得法國高校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的“能見度”并不高。巴黎六大校長讓·尚巴茲(Jean Chambaz)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法國大學發(fā)展的最大局限性在于,一些學校在40多年前切分了。有的學校只有科學學科,有的只有人文科學,有的則只有法律和經(jīng)濟學?!卑屠璧诹髮W就是從原巴黎大學的理學院分離出來的。
到了今年4月,巴黎第六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從原巴黎索邦大學人文與藝術(shù)學院分離出來的)達成了協(xié)議,兩校將于2018年1月合并。這是法國高校合并潮中的另一個例子。讓·尚巴茲校長表示:“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等世界性的挑戰(zhàn),我們需要建立一所全面地包含有關(guān)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我們正在重建巴黎大學,這將會是一所面向21世紀的綜合性大學?!?/p>
今年5月上旬,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曾造訪面積達1350英畝的巴黎-薩克雷大學新校區(qū),在那里見到了該大學的校長吉爾·布洛赫先生。面對法國國內(nèi)對大學合并潮的不同聲音,面對水準不一的高校合并是否會面臨阻力這一問題,吉爾·布洛赫先生表示,就巴黎-薩克雷大學這個例子而言,經(jīng)過3年的談判,19所高校目前已經(jīng)同意成立一個統(tǒng)一的學校,這些學校的博士項目和80%的碩士項目都已經(jīng)合并了。“每個機構(gòu)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強項,我們需要保留每個高校在合并前原有的強項?!辈贿^他也坦言,合并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合并之后,可能還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來磨合。
法語從“攔路虎”變成競爭優(yōu)勢
吸引國際學生,是法國打造其高等教育國際聲譽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語言,曾是阻攔包括中國學生在內(nèi)的國際學生前往法國留學的一道門檻。不過現(xiàn)在,這不再成為一個問題,反而成為法國推廣其高等教育的一種優(yōu)勢。法國高等教育署中國總協(xié)調(diào)員歐杰,10月22日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教育展現(xiàn)場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法國各高?,F(xiàn)在可以提供1000個左右的用英文授課的專業(yè)。如果法語有問題,中國學生可以去法國選擇這些用英文授課的課程。”在法語不再是申請赴法留學的“攔路虎”后,一旦中國學生踏上法國的土地,便可置身于一個純正的法語學習環(huán)境中。這對學好法語顯然十分有益。
“現(xiàn)在有很多中國學生選擇到英美等英語國家學習,但這并不能使他們區(qū)別于其他留學生?!睔W杰先生認為,真正可以讓留學生脫穎而出的,可能是“學會第三門語言”。他說:“法語是在全球五大洲都通行的語言,全球有兩億多人說法語。在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的非洲,大部分國家也說法語。所以說,學習法語確實能使他們區(qū)別于其他的留學生?!?/p>
在今年6月的“2016年留法學友俱樂部招聘論壇”上,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副參贊路索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過類似的看法,他當時表示,中國留學生留學法國,因為普遍掌握中、英、法三門語言技能,在就業(yè)市場會具備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
高“性價比”吸引中國學生
除了語言優(yōu)勢,教育質(zhì)量和不錯的“性價比”,也是法國著力向中國留學市場推廣的重點。
歐杰先生并不否認英美國家有許多高質(zhì)量的高校,但他同時認為,英美的教育是不均衡的。在歐杰先生看來,德法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質(zhì)量是比較均衡的,比如在法國,“高等教育研究部對高校的教育質(zhì)量有嚴格的檢測和控制”。
教學質(zhì)量均衡是一個優(yōu)勢,性價比好則是另一個優(yōu)勢。歐杰先生說:“中國學生去法國留學的費用比較低,性價比高。一個學生大概只需支付每年3000元人民幣,就可以就讀法國的公立大學?!惫⒋髮W的學費之所以那么低,原因在于法國政府對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歐杰說:“實際上,法國政府支付了包括中國學生在內(nèi)的國際學生的大部分教育費用?!?/p>
在圖盧茲經(jīng)濟學院讀博士三年級的中國留學生董耀徽告訴記者,在香港大學完成本科教育后選擇出國深造的目的地時,法國低廉的學費成為吸引他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于英國高校每年高達近2萬英鎊(約合16.5萬元人民幣)的學費,當時法國只需要不到500歐元(約合3689元人民幣)的注冊費(2017年圖盧茲經(jīng)濟學院的學費已漲為6000歐元每年——記者注),顯得非常誘人。而且,圖盧茲經(jīng)濟學院的研究實力也享有世界聲譽,其院長讓·梯若爾是2014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
法國高等教育還有另一大特點,就是很重視實踐。2014年至2016年就讀于巴黎政治學院人權(quán)及人道主義行動專業(yè)的中國留學生藍方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她所在學校的兩年教學計劃,包括3個學期的課程和一個學期的實習,實習時間占了1/4。同在巴黎政治學院就讀的趙晨則表示,得益于學校專門為實習規(guī)劃出的時間,他申請到了經(jīng)合組織的實習崗位,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和出國考察經(jīng)驗。
申請入讀法國高校的路徑很多
有那么多的優(yōu)勢,性價比也不錯,法國學校是否很難申請?
巴黎六大副校長洛朗·比松(Laurent Buisson) 先生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對于碩士和博士教育而言,如果中國留學生有自己在中國的教授的強烈推薦,我想這(申請法國高校)不會成為一個問題?!?/p>
而且,申請法國高校的途徑并不止一條。比如,一些法國高校與中國高校聯(lián)合辦學的項目,也是申請赴法留學的渠道之一。
可以說是為了幫助中國學生,也可以說是為了培育中國留學生市場,路索副參贊今年6月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說,目前法國駐華使館正致力于在更多的中國高中開設法語課程。在一些試點項目中,在高中學習法語的學生將高中的最后一年用來主攻法語、數(shù)學和科學,這些學生甚至可以不參加中國高考,只憑他們的學習成績,就可以申請到法國就讀大學。
教育不是一門“生意”
在10月22日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教育展法國展臺上賣力“推銷”法國高等教育的歐杰,對中國留學生扎實的基礎印象深刻。他說:“我和其他法國人對中國學生的印象都是一致的,中國學生整體上都非常優(yōu)秀,因為中國有一個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框架和競爭式的學生管理體系,這使得中國學生無論在中學還是大學,都能達到很高的學業(yè)水平?!?/p>
歐杰認為,中國學生優(yōu)秀的學業(yè)基礎,很大部分可以轉(zhuǎn)換成他們在職業(yè)上的成功?!八麄冊诜▏梢允艿铰殬I(yè)化的高等教育,這可以幫助他們在畢業(yè)之后在法國找到工作,也可能移居法國。那些回到中國的留法學生,許多人在職業(y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對于期望吸引更多中國學生赴法就讀的原因,多位法國方面的受訪對象表示,目的不是要做“文憑生意”,而在于拉近法中兩國的聯(lián)系,為法中兩國關(guān)系的未來投資。
歐杰先生明確表示:“法國不會把教育視作一個經(jīng)濟增長點,或者是一種市場行為。教育是法國和其他國家聯(lián)系的一個手段?!彼J為,法國高等學校招收包括中國學生在內(nèi)的國際學生,目的在于希望從文化和教育方面豐富自己的教學體系。從文化方面說,這可以讓法國學生接觸到更多文化背景的學生,讓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其他文化背景的學生,也能夠通過與法國學生和其他學生建立聯(lián)系,豐富自己的經(jīng)歷。
巴黎學區(qū)區(qū)長弗朗索·瓦韋爾(Fran·Weil)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他期望更多的中國學生來到巴黎,“做好他們的研究,最大限度地體驗法國,并把在巴黎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經(jīng)驗帶回中國,幫助中國與法國建立更緊密的關(guān)系。”(陳婧、方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