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在美華裔談大選:華裔為什么影響不了美國大選?

2016年11月08日 15:55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 記者 周驥瀅】2016年美國大選的最后一章正式拉開帷幕。像一場持續(xù)了一年多的嘉年華,行將落幕。同時,它又像社會的假面:打打嘴炮,向天空舉拳,引得眾人一呼百應,或許只是嘩眾取寵。至于美國社會的問題,顯然不會因為特朗普和希拉里的“互毆”得到解決。喧囂之中,一個群體看上去尤為沉默,明明置身暴風眼中央,卻投射出“漠不關心”的尷尬身影。他們分享著共同的身份標簽——美國華裔。

  投?不投?

  正在美國軍隊當牙醫(yī)的于寧,1997年來到美國。環(huán)球網(wǎng)記者透過微信的視頻功能,和正在佛羅里達州服役的于寧聊起最近美國大選的一些丑聞。于寧說:“反正就是看他們在那邊瞎吵吵唄。”

  于寧談起自己的母親,說她從來不參與大選投票,對這個也不關心。母親希望掙點錢,退休后找個地方養(yǎng)老。于寧說:“有時候想一想,你投票能管什么用啊,真沒什么用。”

  雖然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在美國,華裔的投票率一直較低。美國皮尤調查中心2014年數(shù)據(jù)顯示:在所有有資格投票的亞裔中,只有31%的人會投票,相比白人和黑人48%與44%的投票率,亞裔決定投票的人數(shù)所占比例較低。

  在美國生活將近30年的律師胡宇談到自己2011年曾參選市議員的一次經(jīng)歷。他和他的團隊給當?shù)?000多名具有投票資格的華人打電話,或者上門拉票?!斑@些人一開始答應得很好,結果到最后,有華人的姓的名字,7個都不到,”胡律師說到這里顯得有些激動,“你干脆說我不投你(也比說投票卻不投好)?!?/p>

  為什么旅美華人不愿意投票?有分析指出,或許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國人的參政議政意識不強,還有人說是語言問題,也有人認為,華裔不投票,很大原因是因為“忙”。

  在美國已經(jīng)生活了20個年頭的于寧,給了不投票的另一個理由:不知道投誰。于寧認為,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缺點都挺明顯。特朗普說話不經(jīng)大腦,事后再由競選團隊出來“擦屁股”;希拉里是老牌政客,嘴上甜言蜜語,背后卻可能口蜜腹劍,典型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對于最終選誰,在接受環(huán)球網(wǎng)記者采訪時,于寧還沒有最終確定。他說,這屆投不投無所謂。

  游戲

  美國政治家最愿意標榜自己的標簽之一,就是民主。常以“推進民主為己任”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也時常拿著這跟“利劍”,向其他國家開炮。不過美國華人是怎么看待民主的呢?

  于寧說,美國民主制度最后競選也就兩大黨?!俺藘纱簏h之外,你選誰基本上成功率都是零。現(xiàn)在除了這兩大黨的競選人,還有其他競選人。你問美國人,他們都不知道……雖然居民有選舉權,但是也是從每個黨里推薦出來的一個,你去選,就完了?!?/p>

  “美國人,誰有錢,誰能宣傳自己,誰就能被選上。到最后就看誰的廣告多,誰能成為家家戶戶都知曉的人物。舉個例子,美國共產(chǎn)黨也有推舉總統(tǒng)候選人,像共產(chǎn)黨推選的這些人,沒錢上電視節(jié)目,也沒法表達自己?!?/p>

  縱觀美國最近幾次大選,所耗費的資金都不下幾十億美元。各位總統(tǒng)候選人組織自己的競選團隊,到各個地方演講、拉票,在電視上投放廣告,與其說是比誰的政策好,不如說是比誰燒錢快。而能夠擁有如此巨資的候選人,要么出身“世家”,本身就很富有,要么就是有大批財團支持。但是這些支持背后都含“附加條件”,當選的美國總統(tǒng),會成為財團的傀儡,還是民眾的救星,首先就要打上問號。

  在跟于寧的交流中,記者感到她對美國政治充滿一種“看透了”的態(tài)度,所謂民主、所謂投票,不過如此。

  邊緣人

  在跨文化傳播領域,有一個詞匯叫做“邊緣人”,是用來形容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對兩個世界都陌生的人,他們也是“文化混血兒”,是在未完全相融的文化邊緣生活的個體。而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很多都是這樣的“混血兒”。

  1996年來到美國的彭曉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但是和美國人接觸多了,還是會有隔閡感,覺得他們并沒有將自己納入他們的圈子。這種排斥感,不是說對方很明顯地表示出厭惡或者歧視,而是一些細節(jié)。彭曉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剛來美國)時都是窮學生,沒錢去買書(因為書價很貴),就會去復印。很多學生選擇聯(lián)合復印,這樣你十幾頁,我十幾頁,大家湊成一本書?!迸頃哉f:“美國學生也會復印,不過他們不會和中國學生去合作復印?!?/p>

  彭曉說:“他們會覺得你終究是外國人?!?/p>

  “你可以跟他們是很好的同事,平常也可以開玩笑,可以出去吃飯、喝酒,不過內心深處,他們不會把你當成一份子。這個很難,尤其對于第一代移民來說。”對于許多華裔來說,并不能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從事計算及通訊網(wǎng)絡工作的駱輝談到自己和美國朋友的交流。他說,由于各種原因,許多中國理工科學生到美國留學會留在美國。雖然在工作上沒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但是融入主流社會,語言還是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

  駱輝也談到自己的“美國夢”。他說,一開始認為實現(xiàn)“美國夢”就是憑自己一技之長,在社會上立足。但是慢慢發(fā)現(xiàn):“美國夢”其實很復雜,并不那么容易實現(xiàn)?!罢Z言、族裔等都是限制?!彼绱苏f。

  撕裂

  一些美國學者曾經(jīng)說,這一次的美國大選將美國社會整個撕裂開來,因此無論誰最終入主白宮,如何彌合社會裂痕,是關鍵問題。

  美國標榜自己是一個大型的移民社會,不同的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但是這些文化如何融合,如何將白人、黑人、墨西哥裔、華人融合成一個美國人的概念,卻絕非易事。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生活也有百年歷史了,但是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在美國歷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的任期內日漸消弭,數(shù)例美國黑人死于白人警察“過度執(zhí)法”的新聞,不斷挑逗著社會脆弱的神經(jīng)。

  這種撕裂與其說是兩黨候選人之間的 “無差別攻擊”,不如說是選舉制度本身導致的后果。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多數(shù)受訪華人對于美國政治的看法。一些參與競選的華裔發(fā)現(xiàn),美國其他族裔很樂于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去,但華裔則較少。但是你不參與,你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障。而參與政治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票。

  所有候選人,無論是競選美國總統(tǒng),還是競選地方官員,都會去研究不同族裔的投票率。投票人數(shù)多、投票率高,候選人在準備競選方案、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會傾向某一個族裔。而不發(fā)聲的這些人,則會被視為“你不說話、你的利益被剝奪也不會有意見”的人群。以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就是當候選人競選時,他會為了拉攏某些族裔而制定相關的競選政策,而一些族裔也會為了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格外青睞某一些候選人。

  彭曉說,對于華人來說,誰的主張對華人有利,我們就選誰。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放在一邊。她說:“我們華人要選一個對我們、對我們下一代有利的總統(tǒng)。”(以上采訪對象部分為化名,郭騁對此文亦有貢獻)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