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國際化 中歐雙向留學進入快速增長期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到中國留學是我的夢想!”前不久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的比利時赴華留學生歡送會上,即將赴云南大學學習的比利時學生魯本興奮地對本報記者說。今年,比利時有69名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到中國留學,魯本是其中一名。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教育參贊陶洪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幾年到中國留學成為比利時青年新時尚。
雙向留學規(guī)模達到40萬人
中國駐歐盟使團公使銜參贊李建民告訴本報記者,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2年歐盟成員國赴華留學人員為3萬多人,到2015年翻了一番,達到6萬多人。與此同時,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在歐盟國家留學人員總數超過30萬人,占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的24%,比2014年增長了7.5%。
“中歐雙方現在達到40萬人的雙向留學規(guī)模,主要歸功于中歐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不斷深化?!崩罱穹治龅?,增進相互了解、擴大務實合作是中歐關系的主旋律。2012年2月,第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中歐雙方達成關于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的共識?!爸袣W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為中歐雙向留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提供了廣闊平臺?!?/p>
近年來,中歐學生雙向流動呈現出新的特點。據了解,以往外國留學生來華大多學習中國語言文化,屬于短期非學歷教育?,F在這種狀況開始改變,越來越多的歐洲學生開始來華接受高等學歷教育,學習專業(yè)課程,比如中國的哲學、歷史、法律、經濟、社會等,留學的層次也從過去的本科階段語言培訓到現在本碩博全覆蓋。中國高校的基礎科學和工程教育教學很有特色,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歐洲學生來學習深造。
全法學聯主席付超在法國攻讀法學博士學位。他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切身體會到,這幾年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留學歐洲,繼續(xù)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多了,本科學生數量也有明顯增長。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馬燕生介紹說,“2013年我到法國工作以來,來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持續(xù)增加。2008年在法中國學生僅有約2萬人,現在已經接近4萬,人數幾乎翻番。這是可喜的現象。”
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正在加強
中歐之間大學生流動之所以得到長足發(fā)展,是中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大力支持的結果。例如,歐盟伊拉斯謨世界計劃中國窗口項目,為中國大量優(yōu)秀學子赴歐洲國家學習深造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同時,中國政府也加大力度吸引歐洲學生來華學習。特別是最近10年來,這方面的項目不斷拓展,資金投入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歐洲留學生到中國留學。
馬燕生介紹說,法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體現在2013年法國政府正式頒布實施《高教與研究法》,對高等教育及科研領域開展新一輪改革。該法案首次準許法國高校自主決定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某些學科專業(yè)可使用外語教學,此舉打破了以往必須先要學好法語,考試合格之后才能來法留學的傳統(tǒng)。
據了解,目前用英語在法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可觀。很多法國高校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工商管理、時裝設計等學科專業(yè)的碩士項目都是英文授課,這也表明法國高等教育越來越開放。
中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程度也越來越高。現在,越來越多的法國學生到中國留學,從2012年的6000多人到2014年底超過1萬人。也有不少法國名校的學生來華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或從事博士后科研。
中國政府獎學金對法國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自2007—2008學年起,中國每年向歐盟提供1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用于資助歐盟國家高中畢業(yè)生和大學在校生赴華學習漢語言,獎學金期限為一學年。在2012年建立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之后,中國擴大每年向歐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由100個增加到200個,用于資助歐盟國家學生來華進行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的進修學習,專業(yè)不限。
推動中歐人文交流再上臺階
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文化政策主管尤莉安女士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最近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歐盟國家教育部長會議開得很成功,雙方達成多項共識,相信歐盟和中國政府在學分互認和人員平衡流動方面會有新的突破,從而使歐中人文交流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為提高中歐高等教育體系兼容性,消除中歐高校人員流動障礙,實施結果導向教育,中歐雙方2013年啟動了中歐調優(yōu)聯合研究項目,開展中歐課程學分互認試點研究。目前,項目一期已順利結束,項目二期已正式啟動。中國已與英國、德國、法國等19個歐盟成員國簽訂了相互承認學位、學歷和文憑的協(xié)議。中國與歐盟國家簽署了80多項雙邊教育合作協(xié)議,在歐盟成員國合作設立了131所孔子學院,有學員62萬多名,中歐在華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達574個。
“現在我們已經在教育領域有了堅實的合作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努力,促進學術合作,擴大學生學者流動規(guī)模,為我們教育體系的現代化尋找一種共同語言?!睔W盟教育、文化、青年和體育委員瑙夫勞契奇日前表示,歐盟將與中國一道共同推進中歐調優(yōu)聯合研究項目,以擴大歐盟與中國的雙向留學規(guī)模?!敖逃湍贻p人決定著歐中關系的未來,加強教育交流可以促進我們相互認知和理解,從而搭建歐中關系健康發(fā)展的心靈溝通橋梁。”
為了推動中歐學生雙向平衡流動,瑙夫勞契奇在北京參加中國—歐盟國家教育部長會議時宣布,歐盟伊拉斯謨世界計劃中國窗口項目將向更多中國學生學者赴歐學習交流提供資助,2016年該項目就向500多名中國留學生提供資助,同時向500名中國大學學者赴歐交流提供資助。(任彥、王遠、黃培昭)
(本報布魯塞爾、巴黎、倫敦11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