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媒體揭學生移民簽證騙局 引讀者致信反饋

中國僑網12月9日電 據(jù)新西蘭天維網援引NZ Herald消息,近日,NZ Herald發(fā)布了一系列關于新西蘭學生簽證騙局的報道,揭露了國際教育機構內存在的許多問題,也分析了這些問題引起的流動效應。許多讀者紛紛致信反饋,表示自己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事例。
簽證作假普遍存在?
這些讀者大都是教育行業(yè)從業(yè)者,不然就是與該行業(yè)聯(lián)系緊密。他們的來信傳達了同一個信息:“NZ Herald報道的信息完全屬實,這些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在我工作的地方也有類似的事件?!痹谛偶詈?,寫信人通常會要求:請不要公開我的名字,我還要保住工作。
揭發(fā)者不愿公開姓名不難理解,這也是解決學生簽證騙局的難點之一。目前正在進行的相關調查就有58項,再加上傳聞證據(jù),NZ Herald得知新西蘭國際教育市場內廣泛存在作弊造假行為。然而,想要確定作弊造假案例的具體數(shù)字是不可能的,因為參與者一直在小心遮掩。
從現(xiàn)有觀察似乎可以得出,這些事件并不是個例,而是整個系統(tǒng)所面臨的現(xiàn)狀。
新西蘭國際教育現(xiàn)狀
在新西蘭,開設國際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吸引學生創(chuàng)造收入,而不是培養(yǎng)具有高資質的人才。因此,學生們上學時就有兼職機會,完成學業(yè)后再拿工作簽證,這個現(xiàn)象在印度學生群體中尤為普遍。許多印度人來新西蘭是為了逃離貧窮和腐敗,其中一些人為了留下會努力尋求“捷徑”。
新西蘭的國際教育很容易被濫用,Rotorua的Toi Ohom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過渡期臨時首席執(zhí)行官Neil Barn形容:“一些機構不具備提供高質量教育的資質,開設這些機構只是為了讓學生進入新西蘭這個看重契約勞動的市場。”
學生簽證騙局引發(fā)的連帶效應也隨處可見。目前,新西蘭移民局正在調查55起可能與“花錢找工作”有關的案例。所謂“花錢找工作”,是指移民花錢請雇主提供工作,以獲得簽證。此外,也有官員曾警告過部長,許多國際學生畢業(yè)后都拿著可移民的職業(yè)名頭做著對經濟無利的營生,比如廚房幫工的職稱變?yōu)椤按髲N”,比如售貨員的職稱變?yōu)椤傲闶劢浝怼薄?/p>
這些問題存在已久,政府最近才剛剛整頓了一些影響較為惡劣的案例。不過,可能由于害怕失去整個印度學生市場,政府似乎不愿意承認問題的存在,這就使政府的處境變得很尷尬。如果提高英語水平要求,就會失去很多想要成為通過技能的學生;而如果提高移民分數(shù)要求,就要失去很多冒牌大廚和餐廳經理。目前,移民評分系統(tǒng)亟需評估,將打分重點放在重薪資水平和工作經驗上,而不是看是否有工作擔保。
相關機構要出手解決了?
目前有跡象顯示,在連續(xù)多年不作為后,新西蘭資格認證局(NZQA)和移民局已經開始慎重對待這些問題。根據(jù)NZQA報告顯示, 他們抽樣調查了1000名在 Linguis International就讀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當中存在“系統(tǒng)性剽竊”問題,這些學生大都來自印度。本次調查采用的手法是抽樣調查,而不是僅僅依靠學校提供的信息。這算是NZQA工作的進步,但是他們早該采用這種手法了。
但是,似乎沒有人能真正解決學生簽證騙局,因為我們需要這些國際學生。國際教育是排在乳制品業(yè)、旅游業(yè)和肉制品業(yè)之后的第四大產業(yè),每年,新西蘭可以從國際學生身上獲得42.8億收入。先不談這些錢中到底有多少會留在新西蘭、進入經濟系統(tǒng)流通,也不談究竟有多少國際學生選擇移民,如果我們明天就不再招收國際學生,2003年的噩夢將會再次上演(2003年中國留學生系統(tǒng)經歷突發(fā)崩潰事件):許多辦公大樓會空掉一半、皇后街也會變成鬼城。即便是優(yōu)秀的教育機構也得破產,大多數(shù)的理工學院和大學則會入不敷出。經濟活動也會受到重創(chuàng),因為起碼在居民簽證之前,國際學生都拿著底薪在做本地人不愿從事的工作。
簡言之,從高層開始改變可能性極低,現(xiàn)有制度雖然弊端明顯,卻關切到許多重要的利益。
NZ Herald讀者來信:
1.學生考試成績造假
我在三家高級教育機構工作過。在其中一家,英語成績造假的學生只有來上課時才會被捉住,因為這家機構根本不在乎。一些學生甚至會偷其他學生的證件號碼,但因為這些學生都付過錢,如果有老師要反映這個問題,那這個老師一定會受到霸凌。一些參加校外實習的學生會突然消失,道德責任感強的員工就會想要反映這個問題,也會威脅要去移民局揭發(fā),等待這些員工的結果就是被霸凌,知道他們崩潰為止。這些機構不惜一切代價只為賺錢。
2.學生就是“提款機”
我教過一個印度學生,他本來是要拿商業(yè)學位,但是因為英語成績太差,所以我們就給他安排了英語課程,希望借此幫他提高。最然我們盡力幫他,他學了六個月也不見進步。他很沮喪,告訴我他家為了讓他來新西蘭,抵押了家里的農場,有兩次,他求我嫁給他,或者給他找個愿意和他結婚的朋友,這樣他就可以拿到簽證,把一家人移民過來。所有的老師都明白這名學生在苦苦掙扎,但是因為從他身上可以賺錢,我們就沒讓他退學,讓他覺得最終還是可以拿到學位的。這個學生晚上工作賺錢養(yǎng)活自己,白天上課睡覺。
3.考試之前直接給答案
我已經在一個理工學校教了好幾年了,看著班里的學生從本地人變成幾乎都是印度人。有一次,我告訴部門主管班里超過一半的學生沒能通過考試,她回答我:“這可不行,我們都會丟掉工作的?!彼詫W生們可以重考,甚至三試。有時候老師會直接把考試的內容教給學生,考試之前先做一遍卷子。或者只讓他們重考做錯的題,當然答案也會事先告訴他們。
4.有資質的大廚被迫重新?lián)駱I(yè)
我剛剛離開酒店管理行業(yè),之前作了18年的廚師。學生簽證騙局已經摧毀了整個酒店管理行業(yè),要過很長時間才能復原。因為沒有資質的人愿意拿最低工資超時工作,我們這些有資質的人就得被迫離開這個行業(yè),或者出國就業(yè)。
5.低薪破壞科技發(fā)展
多年來,我親眼見證了學生簽證政策對科學部門造成的破壞。我們部門的工資保持不變,整個行業(yè)的工資水平卻變低了。新的畢業(yè)生都在學習科學,但是比不上學生簽證申請者的人數(shù),他們都在學食品科學和微生物科學。然而看看他們的簡歷,許多人的書面表達根本不過關。他們都表示愿意拿最底薪,每個空缺職位會有差不多100人同時申請。
6.雇主對移民局撒謊
我住的鎮(zhèn)子上有個雇主向移民局撒謊了,她先后五次向移民局假報店里工作人員的職稱,幫他們辦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