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盤點2016在日華人十大新聞 人口創(chuàng)新高等上榜

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 回顧走過的一年,日本《中文導報》編輯部于近日評選出“2016在日華人十大新聞”,在日華人統(tǒng)計人口創(chuàng)新高、熊本發(fā)生大地震華人馳援送愛心、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生存狀態(tài)成華人社會短板等上榜。
該報評選的2016十大新聞在日華人十大新聞如下:
1、中國海關新政疊加日元大幅升值,在日華人代購受沖擊。
中國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三部門3月24日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規(guī)定自2016年4月8日起,中國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同步調整行郵稅,取消了稅費50元以內免稅等政策,跨境電商告別“免稅時代”,使用“跨境電商綜合稅”代替行郵稅。海關總署公告則稱,凡是未按照規(guī)定辦理報關手續(xù)的跨境電商交易和代購行為,都會涉嫌走私——這讓“代購”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代購商品面對高稅率,價格優(yōu)勢不復存在,海外代購生意受到很大影響。
在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日元匯率都處于高位運行,最高時兌美元比率突破100:1,漲幅超過20%,極大提高了在日代購成本,也讓人人參與代購的火紅時代結束。同時,國內外各路電商紛紛入局海購,日本電商如樂天、亞馬遜等試水中國市場,日本百貨業(yè)、免稅業(yè)、消費品牌等紛紛赴中國上線開設網店,大電商資本的投入拉低了商品價格,也壓縮了普通代購業(yè)者的利潤空間??梢哉f,2016年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走向沉靜的一年,也是在日華人代購業(yè)受傷的一年。
2、日本年度人口統(tǒng)計:在日華人統(tǒng)計人口接近90萬創(chuàng)新高。
日本法務省公布最新統(tǒng)計,在日外國人總數超過230萬,創(chuàng)歷史新高。國籍排名前三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韓國、菲律賓,近年人數增幅最大的國家是越南和尼泊爾。
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持有中長期在留資格的在日外國人總數為230萬7388人,同比增長3.4%。外國人遍布全日本47都道府縣,中國人最多,達到72萬8479萬人,創(chuàng)歷史最高,約占全日本外國人人口的31.6%,這構成了在日華人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
在日中國人人口,從70年代末期開始增長,80年代后增勢迅猛。2008年,在日中國人總數首次躍居外國人榜首。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中國人出現(xiàn)小幅下滑,2012年后有所回升。在日中國人登錄在2015年首次突破70萬,加上已經取得日本國籍者,在日華人可統(tǒng)計人口超過87萬(人口動態(tài)因素暫且不算)。
3、2016中國節(jié)炫麗東瀛,展示熱情中國、開心中國、潮流中國。
“2016中國節(jié)”(China Festival)炫麗來襲。1月29日傍晚5時,中國節(jié)在東京六本木盛大開幕。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等為中國節(jié)剪彩并致辭。
為期三天的中國節(jié)活動,通過大規(guī)模的文藝演出、文化展示、美食物產、旅游推介、企業(yè)宣傳等方式,搭建了日本民眾了解和認識中國的平臺,展示了熱情中國、開心中國、潮流中國。“2016中國節(jié)”取得成功 ,在日華人以非凡氣魄和團結力量,為社群發(fā)展掀開了精彩的新篇章。
多年來,以春節(jié)為載體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走進日本成為潮流。橫濱、神戶、長崎各地中華街長年舉辦春節(jié)慶賀活動,已成當地新民俗,也成日本地方國際化的象征。21世紀以來,名古屋春節(jié)祭、大阪中秋明月祭、新潟春節(jié)祭等新興社群活動風起云涌,東京首都圈的華僑華人也在2011年舉辦過“中國文化節(jié)”。在此基礎上,“2016中國文化節(jié)”應運而生,為華人社會開啟了新里程,樹立了新示范。
4、熊本發(fā)生大地震,華人馳援送愛心,展示守望相助社群精神。
4月14日,日本九州熊本發(fā)生連環(huán)強震,成為311東日本大地震以來遭遇的最大災害。熊本災情,引發(fā)了全日本的關注和救助,也獲得了海外的慰問和支援。
災難發(fā)生后,在日華人緊急救援。從中國駐日使領館,到各地華僑社團、留學生學友會,再到在日華僑華人個體,紛紛動員起來趕赴災區(qū),或慰問鼓勁提振信心,或交付捐款提供物資,大家都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援助災區(qū),希望為災民分擔痛苦,期待日本人民戰(zhàn)勝災難,重建家園。
4月23日,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來到余震未消的熊本地震災區(qū),看望了當地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程永華會晤了熊本縣知事蒲島郁夫,轉交了在日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募集的1800萬日元賑災捐款。中國駐福岡總領事李天然也轉交了熊本的友好省縣廣西政府捐贈的200萬元人民幣。熊本政府感謝來自中方“溫暖人心的高額支援金”,再次感受到兩國深厚的連帶關系。
20年來,日本經歷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2016年熊本大地震等不同的災害,在日華人的現(xiàn)實參與感越來越強烈,救援行動的速度和規(guī)模都在不斷進化,顯示了華人社群與日本社會的結合日益緊密。
5、方永義率RS技術在東證一部成功上市,挑戰(zhàn)市值一兆日元小目標。
9月9日,由旅日華人方永義帶領的株式會社RS Technologies(RS技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主板)上市。RS技術從創(chuàng)業(yè)板升級至一部主板,前后不到一年半,破了史上最快主板升級記錄。
1988年,年僅16歲的方永義來日本留學;1998年,碩士畢業(yè)就職僅半年就著手創(chuàng)業(yè);2011年,他創(chuàng)立的永輝公司收購日本Rasa工業(yè)的半導體再生加工部門,并以方永義的資產管理公司為中心,成立了RS技術;2015年3月24日,RS技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Mothers市場上市,并迅速登陸東證一部。
方永義是第一位帶領公司在日本上市的旅日福建同胞,現(xiàn)擔任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公司上市后,方永義再次披露了他的“小目標”:現(xiàn)在RS技術的市值約為200億日元,我們的小目標是達到1兆日元規(guī)模。
6、女留學生江歌無辜被殺,在日中國人犯罪震驚華人社會。
最近兩年,中國人在日殺害同胞的罪案有所增加,尤以2016年女留學生江歌被殺案怵目驚心,為華人社會和日本社會帶來沖擊。
11月3日凌晨,來女留學生江歌在東京中野家門口被刀砍致死,被害人江歌(24歲)來自青島,法政大學研究生。案發(fā)數月前,嫌犯陳世峰與劉某之間發(fā)生矛盾,劉某搬來與好友江歌一起居住,成為室友。11月3日凌晨零點左右,打工結束的劉某讓江歌到車站接她,兩人一起回到住所,并與尾隨而來的陳世峰發(fā)生爭執(zhí)。其后,江歌被陳世峰砍了很多刀,流血過多,不治身亡。
11月7日,日本警方以涉嫌恐嚇他人的罪名逮捕了大東文化大學大學院碩士一年級在讀生陳世峰。
日本警視廳9月公布2016年前半期來日外國人犯罪統(tǒng)計,中國大陸出身者拘留件數為2126件(構成比31.4%),拘留人員1553人(構成比32.2%),從件數和人數上看仍然居首位。其中刑事案件1211件(同比138件,12.9%增加),拘留人員852人(同比43件,4.8%減少)。
7、Laox大手筆冠名國際乒聯(lián)日本公開賽,在日華企回饋社會第一家。
“2016年國際乒聯(lián)世界巡回賽 Laox(樂購仕)日本公開賽(荻村杯)”,6月15-19日在東京開賽。作為里約奧運會前最重要的熱身,各國都派出了強大的出戰(zhàn)陣容。
中國知名零售企業(yè)蘇寧云商集團旗下的Laox(樂購仕),取得本次賽事的正式冠名權,成為在日華人企業(yè)冠名國際A級體育賽事第一家。國際A級賽事對贊助商有著十分嚴苛的標準和要求,企業(yè)的品牌公信力、社會貢獻度、大眾美譽度等都是必須考量的標準。Laox冠名日本公開賽,提高了企業(yè)聲譽,也回饋了日本社會。
2016年,Laox在日本多次贊助體育活動,如全權冠名首屆日本華僑華人馬拉松接力賽,組織華人球迷迎接并助陣蘇寧足球隊來日參加亞冠賽等,促進了在日華僑華人團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助推了在日僑胞的健康意識及文體活動,也促進了中日體育交流,獲得了華人社會的稱贊。
8、“漢字三千年”巡回大展驚艷日本,華僑華人成文化交流生力軍。
10月18日,匯集中國6個省市17座博物館110多件(組)文物精品的《漢字三千年》日本巡回展,在東京富士美術館拉開首展大幕。
由在日華人企業(yè)黃山美術社參與企劃運作的這一專題文物大展,旨在全面展示“漢字的歷史與美”,將在為期一年的展期內,在日本的東京、京都,以及新潟縣、宮城縣、群馬縣等地作巡回展出。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等出席了開幕式。
策展人、黃山美術社社長陳建中表示,文字是人類文明最直接的傳遞符號,中國文明因漢字而得以傳承延續(xù)?!稘h字三千年》展現(xiàn)了漢字藝術和中華文明的生成與發(fā)展脈絡,也揭示出同為漢字使用國的日本與中國在文化上的緊密聯(lián)系。
從《漢字三千年》大展,到持續(xù)十年以上的“東京中國電影周”;從走過八年的中日友好杯高爾夫球大賽,到馮學敏運用攝影鏡頭展現(xiàn)中日黃檗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的中日交流背后都出現(xiàn)了在日華人的身影,華僑華人成文化交流生力軍。
9、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一年失蹤3116名,生存狀態(tài)成華人社會短板。
日本法務省調查,去年在日本失蹤的外國人技能實習生達5803人,創(chuàng)過去最多,其中有3116人為中國人。
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是讓外國年輕人來日本學習先端技術,并活用于本國發(fā)展。2015年6月末的時點,約有18萬人在日實習。2012年外國實習生失蹤人數為2005人、2013年為3566人、2014年達到4847人,以每年千人的規(guī)模持續(xù)增加。
許多外國勞動者懷抱夢想,認為到日本能夠掙高工資,還能學習先進技術??墒莵淼饺毡竞螅胖朗屡c愿違。很長時間以來,一部分實習生在工作中面臨著不公正對待、工傷事故高發(fā)、超負荷加班導致“過勞死”等狀況,中國實習生所占的比例最高,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成華人社會短板。
實習生大量失蹤,與用人單位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與低廉待遇有關系,與此相關聯(lián),有搶奪勞動力的不法中介向實習生介紹了其他工作。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強化對用人單位的監(jiān)控,阻止實習生失蹤事件的增加。
10、張本智和奪世青賽最年少冠軍,華人二世提前綻放露崢嶸。
12月8日,一位日本乒乓球神童刷爆了中國人朋友圈。在南非開普敦乒乓球世青賽上,年僅13歲的華裔少年張本智和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13歲165天)。張本智和一戰(zhàn)成名,被視為日本乒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新希望。
當前的日本面臨著老齡少子化困境,而引進外國專業(yè)人才和國際頂尖人才,不失為各行各業(yè)保持競爭力并提升實力的一條捷徑。張本智和出身華人家庭,父母都是來自中國的專業(yè)選手,作為乒乓球界備受矚目的明日之星,他是典型的在日華人二世,成為專業(yè)領域的生力軍。
目前,以張本智和為代表的在日華人二世們小荷已露尖尖角,野村周平、龍崎東寅、浜本由惟、馬淵優(yōu)佳、森田遙等華人二代紛紛在演藝和體育領域出人投地,業(yè)績喜人。他們雖然生活和學習在日本,卻背負著中國的家庭和文化背景,他們是日本的環(huán)境體制與中國式的教育訓練共同培養(yǎng)出來的實力出眾的新一代。他們的成長,是在日華人社會的希望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