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日本社會需收起對在日中國人“犯罪”偏見

中國僑網1月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發(fā)布由蔣豐撰寫的文章《日本社會需要收起對在日中國人“犯罪”的偏見》,探討在日中國人所處的境況,呼吁日本社會勿以帶有偏見的眼光看待在日中國人。
文章摘編如下:
在日本的中國人,數量到底有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政府截止2015年年底的統(tǒng)計顯示,共有666000名在日常住的中國人,大約是中國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在日本相當于熊本市的人口數量。在日本所有外國人當中,中國人無疑是最有“存在感”的群體。
這不僅僅是因為在日中國人數量,更是因為日本社會對中國人的某種“特殊關心”和偏見。比如,中國人和犯罪率的關系。只要是外國人的犯罪事件,那么,不少日本人心里念叨的大概就是“又中國人干的吧”。其實,從人口比例上來說,這么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最后做結論,還是應該用數字說話。
《產經新聞》近日對警察廳進行了采訪,警察廳表示,在日本各個國籍的外國人當中,刑事犯罪數量最多的并不是中國人,而是越南人。2015年,越南人刑事犯罪為2556件,穩(wěn)居第一。中國人刑事犯罪數為2390件。此外,外國人所犯的兇惡犯罪(殺人、強盜、放火、強奸等罪)共為142件,其中越南人所犯的件數為34件,也穩(wěn)居第一。
此外,另外必須提及的一點是,越南人犯罪數相比兩年前的1972件,增加了1.3倍;中國人的犯罪數量在10年間下降了80%。日本警方對于這個巨大的變化表示,日本人需要改變過去“以中國人為中心的外國人犯罪分布圖”,警方也要對此加強警戒。
從總體來看,日本的外國人犯罪數量,其實也不斷在減少。2005年時,外國人刑事犯罪數量達到最高峰,共計33037件,自此之后,日本的外國人犯罪率開始連年減少,在2014年時跌破1萬件,去年更是低至9417件。
相比之下,越南人的刑事犯罪件數卻逆勢而上:2016年上半年,商店盜竊793件;失物占為己有96件;自行車盜竊28件;住宅侵入17件……
如果說66萬中國人的犯罪數比14萬越南人的犯罪數還低,卻被主觀認為是社會犯罪率上升的罪魁禍首,這不是歧視又是什么。
甚至當中國人技能實習生和研修生因為過于沉重的工作負擔、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工作時長、工作時薪只有400日元每小時而逃離“魔爪”,被黑心日本派遣公司利用時,日本媒體卻只強調在日中國人“失蹤”的非法人口超過1萬人,卻從不探究這背后到底多少人遭到了黑企業(yè)的非法壓榨。
日本社會或許更需要注意到,不論從比例上還是從數量上,在日中國人都不是日本社會治安的最大威脅。并且,不少在日中國人是日本人犯罪的受害者。如果用偏見來引導社會輿論,除了會讓被歧視的人反感,還會讓人對真正的犯罪大國國民放松警惕,最終受害的還是日本社會。
隨著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fā)展,并且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在日本犯罪的“收益”越來越小,成本卻越來越高,犯罪動機也就越來越小。如果日本社會能意識到這一點,恐怕也就會明白在日中國人將離“犯罪”越來越遠。(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