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班長”:為中國研修生創(chuàng)造美好回憶(圖)

中國僑網(wǎng)3月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wǎng)發(fā)布一篇題為《一個中國研修生眼中的日本“小班長”》的文章,一位曾經(jīng)在日本工作的中國研修生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講到一名日本女性“小班長”與研修生的相處,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靶“嚅L”的一些經(jīng)歷也激發(fā)了中國女研修生的自立之心。文章摘編如下:
我在日本福岡做中國研修生的時候,身邊有一位日本女性“小班長”。
我們十多名中國研修生為什么喊她“小班長”呢?并不是因為她長的小,也不是因為她職務(wù)低,其實當時那里兩位班長是平等職務(wù)的。但是,有一位班長平時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且什么都是“拔尖”的,所以我們中國研修生為了區(qū)分兩位班長,就把前者喊為“大班長”,后者叫為“小班長”。當然,我們更多的時候是會喊小班長為“白濱班長”的。
白濱,這也是日本百家姓里面的一個姓氏。按照日本社會的習俗,男女結(jié)婚以后,女方的姓氏要改成男方的,所以日本通常是一家子一個姓氏。而“白濱班長”也是出嫁以后改為夫姓的。
用“小班長”的話來說,她和她的丈夫也算是轟轟烈烈地愛過,然后甜蜜地結(jié)婚、生活?!靶“嚅L”因為個人身體原因,不能為丈夫繁衍下一代,但她丈夫好像也不在意,小日子照過著。后來有一天,“小班長”突然發(fā)現(xiàn)丈夫身在曹營心在漢,她顯示出日本女性特有的堅韌,果斷地提出分手。在日本,盡管離婚率不低,但很少有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她們結(jié)婚后選擇做家庭主婦,本身沒有經(jīng)濟收入,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所以不敢輕易提出離婚的。即使想離婚的,也常常采取的是“倒逼”丈夫離婚的方法。但是,“小班長”沒有一絲的猶豫,辦完離婚手續(xù)后到公司上班,在“早會”上宣布自己要改回自己的名字,讓所有的人今后都喊她原來的姓“月山”。這樣,我們就又都喊她“月山班長”了?,F(xiàn)要想想,“小班長”是用了多大的勇氣才說出這樣話的。她做到了很多日本女人不敢做的事,敢于對自己不忠誠的婚姻說“不”。這件事情,也激發(fā)了我們這些中國女研修生的自立之心。
“小班長”總是和藹親切地對待中國研修生,從來沒有像大班長那樣對中國研修生大喊大叫,就算你手里的活沒有做好,她都會和你一一說出來,然后自己在那里默默幫著你修理?!靶“嚅L”也時也會和中國研修生一起聊天,有時因為語言問題,聊著聊著就會發(fā)現(xiàn)兩個人在說著不一樣的事情,她就會哈哈大笑。這種事情,如果讓大班長看到,肯定會招來一頓怒吼的。
“小班長”還會在休息的時候,到中國研修生宿舍教我們做雞蛋卷、飯團等各種各樣的日本料理。有時,還會和中國研修生一起包餃子,一起煮,一起吃,完全沒有別人所說的那種日本人很做作的感覺。那時,記得她跟我們中國研修生說,“在縫紉上,我教給你們,我是你們的老師;在包餃子上,你們教給我,你們是我的老師?!弊詈?,她真的是把包餃子學得出神入化,從拌餡、和面、搟皮、包餃子,一個人可以做完整個工序。有時,“小班長”會突然在半夜來到中國研修生宿舍,給我們送一些蔬菜,說這是她自己種的,吃也吃不完,就送給我們一起吃。
在休息日的時候,“小班長”還會開車帶我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她總是說:“你們中國研修生是來工作的,但是你們不應(yīng)該只有工作,還應(yīng)該在研修工作期間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所以,我會盡最大的努力給你們一份美好的回憶”。
那三年,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日本女性“小班長”,我們這些中國研修生的生活也豐富多彩了一些。(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