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清華學生探尋絲路西端熱土 在非洲感受中國脈動

2017年03月28日 13:01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提到非洲,人們腦海中浮現(xiàn)的或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或者是奔跑著的獅子和獵豹。而鮮有人知道,在這里,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其最西端,越來越多的非洲兄弟成為中國模式的學習者。今年2月,清華大學“絲路新探”赴東非實踐支隊踏上了這片遙遠神秘的土地。在他們眼里,非洲擁有太多的中國元素和“中國制造”,廣闊的資源和無盡的希望,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用腳步去丈量……

  初探非洲:發(fā)展完全超乎想象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一學生景嘉伊和其他支隊成員一樣,第一次踏上非洲這片土地。這個實踐項目從清華大學全校200多個報名的同學里選拔了14名,涵蓋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文科、工科等各個院系。2月6日至13日,他們在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參觀了由中國承建的重點建設項目,與在非洲的中國企業(yè)和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調研座談,并走訪了內羅畢貧民窟與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等機構。

  2月9日早上,支隊一行前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第二大貧民窟馬薩雷。彎彎曲曲的小巷子被臭水溝包圍,他們要時刻當心路邊的磚頭和鐵皮,因為這里的艾滋病患病率高得驚人。順著一條大下坡,密密麻麻的都是棚戶。就在他們在臭水溝中跳來跳去的時候,路邊兩三歲的孩子們忽然對著他們喊“China!”“你好!”“真的是沒有想到!感覺很親切!”作為支隊長的景嘉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依舊很興奮。

  在由中國企業(yè)捐助的希望小學——長青造夢小學,景嘉伊問孩子們:“你們知道中國嗎?”“Jackie Chan(成龍)!”除了成龍,孩子們還會模仿孫悟空?!霸谪毭窨?,10萬元人民幣就能建一所希望小學,”景嘉伊說,“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學校?!?/p>

  提到貧民窟,人們很容易將其與“萎靡”“消極”等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在馬薩雷,貧民窟里放著熱情似火的音樂,也有咖啡廳和音樂廳,雖然簡陋,但彌漫的熱情氛圍感染著遠道而來的東方客人。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張晏慧說,非洲人的幸福感很強,“他們覺得中國人太拼、工作太辛苦了,反而過來安慰中國人,要抽出時間享受生活?!?/p>

  如果沒人提前告訴她,張晏慧壓根兒不會相信自己身處貧民窟:這里并沒有乞丐乞討,靠洗衣賺錢的婦女把洗好的衣裳掛起來晾曬,雪白的襯衫散發(fā)著清香……“貧民窟希望小學里的孩子們都穿著嶄新的制服,襯衫熨燙得整整齊齊,看我們拿著手機照相、錄像,他們就熱情地撲過來,一點都不局促?!睆堦袒壅f,這些孩子都來自貧民窟的家庭,有些甚至是單親、孤兒,然而,他們整齊的儀表和落落大方的行為,則完全超乎想象。

  如今的非洲隨處可見塵土飛揚的工地,各種基建項目如火如荼。交通擁堵的路段,車與車之間站滿了賣水果和零食的小販,他們利用堵車的間隙叫賣吆喝,蓬勃的生機感撲面而來?!霸趦攘_畢,即便是再貧困的小孩,上學都有一套很整潔的校服。幾乎90%的孩子能完成小學到初中的義務教育。”清華帶隊老師賈曦說,“這多少有點超出我們對非洲發(fā)展的了解,完全超乎想象?!比缃瘢苓^高等教育的非洲人在各個領域開始涌現(xiàn),盡管少,但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在非洲的每一天,都是顛覆刻板印象和重塑觀念的新一天。

  從非洲看中國:感受中國力量的脈動

  “你知道蒙內鐵路是中國人建的嗎?”在肯尼亞,張晏慧問大巴司機。“當然啦,我有兄弟在那兒工作!大部分肯尼亞人,一定有親戚或朋友做著跟鐵路相關的工作?!?/p>

  以前,從上海運輸一個集裝箱到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僅需不到500美元,但從蒙巴薩運到首都內羅畢,500公里的路程運費需要近1500美元。被譽為肯尼亞版“京滬鐵路”的蒙內鐵路改善了這一狀況。實踐期間,支隊成員們體驗了亞吉鐵路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到阿達瑪中間的一段。鐵路是中國建筑師所建,除了“售票處”“進站口”等指示性文字不是漢字之外,外觀上和中國普通的火車站沒什么兩樣。茫茫戈壁灘中,突然浮現(xiàn)出一個現(xiàn)代化的車站,“在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建設一條鐵路,開啟一個時代’對非洲來說意味著什么?!本凹我粮锌馈?/p>

  在賈曦看來,當下的非洲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發(fā)展水平十分接近,他希望參與實踐的學生通過在非洲實地調研,反觀中國當時的選擇、決策和發(fā)展中的問題。“以非洲為坐標,看待中國“一路”的變化會更加客觀,也更容易理解。”

  社科學院心理系大四學生郭睿并不是第一次參與海外實踐。此前,她曾組織“守護折翼天使——赴斯里蘭卡援助改善孤兒心理健康”的實踐?!昂M鈱嵺`是很獨特的體驗,而依托于學術研究進行的實踐收獲會更大。”郭睿說。這次來到東非,她和支隊成員們一起對中國在非洲的形象認知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提到中國和中國人,有一半以上的形容詞是“刻苦工作”?!爱?shù)厝苏f,華為的大廈徹夜都不關,其他大廈都沒有這種情況,中國人真的很拼!”其他高頻詞匯還包括“聰明”“有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朋友”等。由于歷史文化因素和社會發(fā)展的差異,國企還在本土化和文化融入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郭睿說,和在國企工作的非洲人聊天時,他們會“吐槽”中國人不主動交流私事,“在他們看來,主動把自己家庭的事和別人分享是拿你當朋友的表現(xiàn),而中國人覺得‘家丑不可外揚’,文化差異還是很明顯的?!?/p>

  在全球領先的女鞋生產(chǎn)制造商華堅集團,中非員工一起用中文高唱“團結就是力量”。“由當?shù)厝私M織、喊口令,向左轉、向右轉,像軍訓一樣,特別有精氣神兒!感覺非常震撼?!惫UJ為,通過類似的方式,既能保持中國公司的特色、增強當?shù)貑T工對中國的認可度,又能延續(xù)管理體制。

  以非洲觀世界:全球化不等于歐美化

  過去普遍的觀點認為,全球化等于歐美化,而此次非洲之行讓支隊成員們覺得,全球化是多樣性的,來自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差異?!叭蚧皇菤W美化,而是建立在多元文明基礎上的發(fā)展。期待更多的大學生能‘走進非洲’,進而‘走遍非洲’?!睅ш犂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如是說。

  支隊成員、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馬翔宇認為,全球不可能都因循歐美留下的分工體系和經(jīng)濟角色,大家都應該獲得發(fā)展權。中國人在海外,既要入鄉(xiāng)隨俗,也要移風易俗?!叭豚l(xiāng)隨俗,是不以上國心態(tài)肆意貶斥他人;移風易俗,是要以自強不息的行動親身示范一種殖民者留下的體系之外的道路,供非洲人民來選擇。冷眼旁觀貧窮不是尊重,提供脫貧的機會才是。”

  “非洲給我的感覺跟歐美很不一樣。以前談‘國際化’是站在西方的角度,并沒有考慮到什么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化’。”郭睿說,非洲大陸的文化、思想和發(fā)展狀況擴展了她的國際化視野。

  在全球經(jīng)濟持續(xù)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背景下,過去5年,埃塞俄比亞仍保持著年均9.8%的經(jīng)濟增速,是非洲經(jīng)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張晏慧的研究方向是企業(yè)形象,對于非洲未來的發(fā)展,她持樂觀的態(tài)度:“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yè)化水平都有所提升,潛力非常驚人?!?/p>

  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本科生李亞東,去年選擇休學一年前往非洲,對在非中國企業(yè)和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進行深度調研。此次實踐,李亞東參與了肯尼亞的行程。他們開車經(jīng)過英國人100多年前修建的米軌鐵路,緊挨著的則是由中國修建的蒙內鐵路。米軌鐵路已經(jīng)老化、基本上不能使用,而旁邊的蒙內鐵路則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兩條幾乎平行的鐵路折射出國際格局的變化。

  大巴車行駛在內羅畢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支隊一行人被晃得有些暈?!啊疀]辦法,我們平常到工地來回就走這種路。等把路修平整了,我們也就離開了。’來自蒙內鐵路的國企員工笑著說?!敝ш犂锬昙o最小的成員余涵這樣寫道,“他黝黑的膚色訴說著經(jīng)年累月的風吹日曬,但此刻笑容中的堅定樸實比赤道地帶的日光還要耀眼?!鼗恼摺_路人’,兩個詞語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

  “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眮淼綎|非的學生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這里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非洲,我們還會再來!”(楊昊)

【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