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觀念漸改變: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
對于長期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而言,往往講究在老年時落葉歸根。最近,這一趨勢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許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赴海外打拼的華人對于養(yǎng)老這件事兒,有著不同于老一輩的看法。在這些華人看來,形式上的回歸已不再是衡量與故土間情愫有多少的最主要因素,心系祖(籍)國顯得更為重要。
華人觀念漸改變
據英國廣播公司此前報道,越來越多的華人家庭開始在海外購置養(yǎng)老房,有人為了自己,有人為了父母。35歲的網絡工程師米卡·孫對父母的養(yǎng)老事宜有自己的打算。他在位于美國洛杉磯東南方40英里(約64公里)的加州爾灣市為父母購買了一套別墅,準備將自己60多歲的父母從國內接到美國,和他一起生活。
米卡·孫說,加州爾灣市有很多來自上海的華僑華人,父母在美國養(yǎng)老,既有各種健全的公共設施,也有熟識的華僑華人可以一起交流,完全能夠滿足養(yǎng)老的要求。
家住英國中部考文垂的楊愛玲很早便規(guī)劃起在當地養(yǎng)老的事宜。她在當地投資了多套房產,等到上了年紀,既可以向租客收取房租,又可以領取國家的養(yǎng)老金,完全不擔心老無所依。“如果年紀實在大了,生活沒法自理,就賣掉一兩套房子,然后去住養(yǎng)老院?!睏類哿嵴f。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身邊的大多數老華僑、老華人都希望在老年時落葉歸根、魂歸故里,他們往往會要求回國養(yǎng)老,如果因為條件限制無法做到,那么就讓兒女將自己的骨灰?guī)Щ丶亦l(xiāng)進行安葬。但是近幾年,這種現象慢慢變少了,大多數上了年紀的華僑華人不會再對兒女提出回國養(yǎng)老和安葬的要求?!泵绹A人聯(lián)合總會副會長廖中強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落地生根緣由多
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海外華僑華人的身份觀念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變化。
在廖中強看來,華人越來越趨向于選擇落地生根主要是基于兩方面因素的考量?!耙环矫妫絹碓蕉嗟娜A人已經在海外永久定居或者成家立業(yè),因此在他們退休之后,往往希望和全家一起共享天倫,也方便子女平日進行照料。這與第一代華人傾向于歸國養(yǎng)老,和國內的親屬團聚有很大的不同?!绷沃袕娙缡钦f。
另外,與中國相比,海外無論是在養(yǎng)老設施還是在養(yǎng)老費用上,都有一定的優(yōu)勢,這也令在海外生活的華僑華人越來越傾向在當地度過老年生活。
與此同時,華人社團、中華會館等華人團體也為華人在海外養(yǎng)老提供了便利。據廖中強介紹,許多海外華人團體都設有類似老人會這樣的福利機構,對于孤身一人前往海外打拼的華人而言,這樣的福利機構解決了人到老年無人照料的后顧之憂。
在美國紐約羅斯李根律師樓律師孫瀾濤看來,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選擇留在所在國養(yǎng)老是由于當地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昂芏嗳A人考慮到國內外在福利和醫(yī)療等方面的差異,便自然而然選擇放棄回國養(yǎng)老的想法,選擇在當地養(yǎng)老。”
社會融入在加深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表示,第一代華人移民生長于中國,工作于海外,在他們心中往往有比較深厚的故土情節(jié),因而他們通常希望可以在退休之后落葉歸根,回到祖國。而對于從小生長于海外的二代、三代華人移民而言,他們從小在當地接受教育,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會受到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從而與老一輩人產生截然不同的觀念,做出落地生根的選擇也不難理解。
陳奕平認為,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選擇落地生根的趨勢實際上反映了其社會融入程度的提升。“社會融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華人開始接受并適應當地社會的風俗習慣,與當地文化的隔閡慢慢消除。另一方面,華人積極為當地社會發(fā)展做貢獻,比如說參與當地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及慈善事業(yè)等?!?/p>
“落地生根的發(fā)展趨勢恰恰有利于華人在當地社會的發(fā)展。只有鼓勵華人移民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才能使華人完成從身份上轉變到心理上轉變的過程?!标愞绕秸f。
其實,只要當地華人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葉落歸根還是落地生根都不是問題。在采訪中,不少華人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老一輩的華人移民往往選擇回國養(yǎng)老,這與他們所受的教育及習慣有關。時至今日,還有很多華人會選擇在年老之后回國,這也是對傳統(tǒng)思想的一種延續(xù),無可厚非。而我身邊的美國中產階級華人慢慢有落地生根、在當地養(yǎng)老的趨勢。這兩種養(yǎng)老方式其實沒有高下之分,選擇哪一種方式應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睂O瀾濤說。(孫少鋒 薛可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