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新加坡建設局局長:建筑業(yè)外勞三年內將減兩三成

2017年05月31日 11:35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新加坡建設局局長姜錦賢博士。(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林國明 攝)
新加坡建設局局長姜錦賢博士。(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林國明 攝)

  中國僑網5月31日電 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建設局希望到2020年,把建筑業(yè)的外籍普通員工人數(shù)削減兩到三成,進一步推動該行業(yè)提高生產力。

  建設局局長姜錦賢博士日前接受媒體專訪,分享他對建筑業(yè)生產力、綠色建筑等課題的看法。他將從6月1日起調任建設??茖W院院長,建設局局長一職則由文化、社區(qū)及青年部前副常任秘書林優(yōu)楊(51歲)出任。

  姜錦賢指出,建筑工地的生產力過去三年平均每年取得2%增長,相比2009年至2013年有顯著提升,建筑業(yè)接下來面對的挑戰(zhàn)是維持這個生產力增長水平,甚至進一步提高。

  建筑業(yè)目前約有30萬名外籍普通員工(rank and file),姜錦賢說:“我們希望把這個數(shù)目削減20%至30%……那些留下來的普通員工將是高技能員工?!?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目前約四成建筑工人是擁有更高技能的較熟練工人,建設局希望到2020年,這個比率可提高到50%至60%。

  姜錦賢說,建筑業(yè)未來幾年有進一步縮減人手的潛力,一個做法是在更多建筑項目采用制造和裝配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簡稱DfMA)。

  這需要建筑業(yè)者盡量在工廠制造建筑部件,之后在工地組裝預制部件。目前約10%項目采取這個做法,建設局希望到2020年能把這個比率提高到40%。

  從現(xiàn)在到2020年,整個建筑行業(yè)需求中有六七成項目來自公共領域,因此政府機構將帶頭,設法在這些項目中提高生產力。

  當局也從2014年11月起,在政府售地計劃下要求私人業(yè)者在一些地段采用DfMA建造方法,例如預制體積建設(簡稱PPVC)技術。

  姜錦賢出生于中國香港,曾在加拿大和英國留學。作為城鎮(zhèn)規(guī)劃領域的學生,他在英國求學時期非常仰慕新加坡的城市規(guī)劃,因此決定移居獅城。

  姜錦賢之后在國家發(fā)展部、市區(qū)重建局、建屋發(fā)展局等機構工作,成為推進新加坡城市發(fā)展的團隊一員。2006年,他出任建設局局長,成為新加坡本地綠色建筑發(fā)展背后的主要推手,這方面的工作也讓他在建設局任職期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姜錦賢在分享接下來的工作計劃時說,擬建中的一座20層樓建筑將采用PPVC技術,另一座七層樓高的建筑則會用層壓膠合實木為主要建筑材料,兩座建筑內都將融入大量綠色元素,顯著減少建筑耗能。

  他希望,這兩座建筑在節(jié)能設計和高生產力建設上,都能為業(yè)界起到表率作用。

  但他指出:“這兩座新建筑不能只是為了示范,我們也希望增加更多實驗室和課室空間,并增添科研設施,最終讓建設??茖W院成為建筑業(yè)的知識樞紐?!?/p>

  作為候任院長,他也希望學院能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并與本地大學、理工學院等加強合作,致力于為新加坡培養(yǎng)更多建筑業(yè)人才。(楊丹旭)

【責任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