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倫敦一晚三地遇襲!歐洲多國皆面臨安全方面的挑戰(zhàn)

2017年06月05日 09:38   來源:新華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6月3日,在英國倫敦,人們離開事發(fā)現(xiàn)場。新華社/美聯(lián)
6月3日,在英國倫敦,人們離開事發(fā)現(xiàn)場。新華社/美聯(lián)

  英國當?shù)貢r間6月3日晚,倫敦橋附近一大片區(qū)域已經(jīng)被警方封鎖,時不時有警車和救護車從現(xiàn)場出來,燈光閃爍,上方有警方直升機在盤旋……

  當晚,倫敦相繼發(fā)生三起襲擊事件,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傷,3名嫌犯被警方擊斃。

  今年以來,英國已發(fā)生多起襲擊事件。媒體指出,英國等歐洲多國現(xiàn)在都面臨著安全方面的嚴峻挑戰(zhàn),各國加強自身安保提高防范固然重要,國際社會形成反恐統(tǒng)一戰(zhàn)線,加強合作,更是迫在眉睫。

  大選在即 恐怖再襲倫敦

  3日晚,在倫敦橋、倫敦橋附近一處市場及倫敦西南部沃克斯霍爾三個地點,先后發(fā)生三起安全事件。目前,英國警方已確認前兩起事件為“恐怖襲擊”,發(fā)生在沃克斯霍爾的是一起持刀傷人事件,與前兩起事件并無聯(lián)系。

  英國媒體報道說,當?shù)貢r間3日,一輛小貨車廂型車在英國倫敦的倫敦橋上撞向行人,倫敦交通局表示此為“重大事故”。有目擊者表示,他們看到一輛白色小貨車開上倫敦橋上的人行道沖入人群。

  另外,倫敦大都會區(qū)警察局確認,位于倫敦橋附近的巴羅集市也發(fā)生襲擊。2名男子進入巴羅集市一家餐廳,刺傷2人。警方表示,武裝警察已處理此事,且“發(fā)射數(shù)槍”。

  在這兩起事件發(fā)生后,警方趕赴南倫敦的沃克斯豪爾處理第3起持刀傷人事件。不過警方隨后稱,這起事件與前兩起被認定為恐襲的事件無關。

  事件發(fā)生時,距離8日的英國大選,僅剩5天。正在外地開展選戰(zhàn)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3日晚緊急返回倫敦首相府。她用“糟糕”來形容當晚發(fā)生的事件,并將視其為“潛在的恐怖行為”進行應對。

  越反越恐?英國為何屢屢成為襲擊目標

  今年以來,英國已發(fā)生多起襲擊事件。3月22日,一名男子駕駛一輛汽車在位于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大廈附近沖撞人群,后下車持刀行兇,事件共造成包括兇手在內的5人死亡、約40人受傷。5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發(fā)生恐怖襲擊,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其制造了這兩起襲擊事件。

  近年在英法等歐洲國家發(fā)生的恐怖襲擊,襲擊者多為在歐洲本土出生、接受外國極端組織“洗腦”和培訓后“回流”到歐洲國家、伺機發(fā)動襲擊的人員。這些人也是歐洲各國近年加強監(jiān)控的對象。

  然而近日,聯(lián)合國和平集會和結社自由權利特別報告員馬伊納·基亞伊在一項報告中說,英國在打擊恐怖主義行動中濫用監(jiān)視手段,將反恐政策定位于“防控”層面,“在部分民眾中進行分裂、羞辱和挑撥”,以期防止容易受到恐怖主義蠱惑的民眾變得激進極端。然而,這一政策效果看上去正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遏制,反而可能助長恐怖主義”。

  除此之外,白金漢大學安全與情報研究中心主任安東尼·格勒斯對新華社記者說,英美之間關系也是導致英國恐襲頻發(fā)的原因。英國對自己作為美國在歐洲的親密盟友十分自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后,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是第一個拜訪他的外國領導人。此外,英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它隨時準備轟炸“伊斯蘭國”的姿態(tài),是英國成為攻擊目標的另外一個原因。

  如何讓英國更安全?國際合作亟待加強

  曼徹斯特恐襲發(fā)生后,英國大選選戰(zhàn)一度暫停,恐怖威脅級別也曾上調至最高的“危急”。選戰(zhàn)重開后,國家安全成為最重要議題。特雷莎·梅與工黨領導人科爾賓共同參加的兩次與選民互動電視節(jié)目中,“你將如何讓英國更加安全”均被設置為關鍵議題之一。

  圍繞如何讓英國更安全,保守黨在競選宣言中提出在新政府增設反極端主義委員會,并賦予其反恐實權等措施;工黨提出在軍情五處等安全機構增招1000名員工、增加一萬名警員等措施,并反思英國海外“反恐戰(zhàn)爭”與國內遭受恐怖襲擊之間關系;以“脫歐”為主要目標的英國獨立黨則直言應限制移民進入英國。

  未來,英國的反恐政策會做出哪些新的調整,值得關注。但是,不管如何調整,英國在反恐中進行廣泛的國際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英國在反恐方面一向與美國保持密切的合作。這次襲擊或許將提醒英國,與歐洲國家的合作同樣至關重要。在與歐盟的脫歐談判較量中,英國曾一度暗示,如果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將停止在安全方面與歐洲的合作,這一點或許并不可取。

  歐洲當?shù)赜性u論稱,恐襲頻發(fā)慘案不斷,恐怖主義已成為人類公敵,各國固然應當加強安保提高防范。但是,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形成反恐統(tǒng)一戰(zhàn)線,則更是迫在眉睫。

  (創(chuàng)意產品工作室 編輯:沈冰潔 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網(wǎng)等)

【責任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