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預付電話卡與廣告不符 附加費多遭華人棄用
中國僑網6月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預付電話卡廣告不實現象普遍,2010年就有業(yè)者隱藏多項附加費,被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要求賠償消費者400萬元。華裔用戶與通訊行指出,電話卡通話時間往往都得打個折扣,還沒用完預付金額就得提前繳錢,因而被愈來愈多華人棄用,改用微信通話或買通訊公司計劃。
法拉盛居民陸Paulina長達兩年使用電話卡打回家鄉(xiāng),主要是看在費率特低,公司號稱在手機上充值10元,可以打回中國900分鐘。她指出,實際使用后發(fā)現,講不到時間就又要加錢,她還特地計算手機顯示的國際通話時間,“我每次加20元,應該可以打1800分鐘,講到1500分鐘左右就沒錢了”。陸Paulina多次向電話卡公司反映,對方則解釋有很多額外費用,或是答應要賠償通話時間,最后又不了了之。她去年決定轉到通訊行月費計劃,發(fā)現比電話卡更劃算。
許多電話卡業(yè)者私下表示,自從手機通訊軟件如微信、Line等推出,具有語言通話功能,用戶只要有網絡就能免費打,造成電話卡的生意大不如前。盤石電腦公司老板張George也指出,電話卡通話時間并非人為操作,而是電腦程式設定,分鐘數不符合廣告所稱是很普遍的現象,“通常不要差太多,消費者也不會太計較”。
法拉盛香港無線通訊華裔店員Joe指出,最近通訊行新推出每30天10.95元的新方案,吸引到不少電話卡用戶。缺點只是每四個月付一次,等于一次要付43.8元,以及四個月累加網絡流量只有1GB。“華人電話卡公司信號穩(wěn)定、話費便宜,對于較少打到中國的用戶還是有吸引力?!?朱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