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輕華裔媽媽產后抑郁 留下新生兒跳樓身亡
中國僑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年僅27歲的中國福州移民葉森今年3月在美誕下可愛寶寶,后罹患產后憂郁癥,日前從美國費城九層高樓宇一躍而下,留下僅三個月的男嬰。
葉森失蹤的消息最早在5月31日于微信群蔓延,29日從她攜帶40美元離開法拉盛住所買菜后,多日未回家,焦急的家屬通過紐約華人媒體、社區(qū)團體與微信尋人。家屬6月5日得到消息后趕往費城,確認死者為葉森。
扮演父親角色照顧妹妹
1989年10月14日,葉森在中國福州市馬尾區(qū)一戶普通家庭中出生,三年后父母又為家中添一個妹妹。馬尾區(qū)除了盛產茶葉和茉莉外,更被移民熟知的是”移民之鄉(xiāng)”,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出國打工,留下的除了老人就是送回來的孩子。葉森的父親隨著出國打工的潮流,在葉森上初中時,獨自一人到紐約追逐美國夢。
因為父親在美國打工,母親和兩姐妹隨時準備到美國一家人團聚。葉森高三時,特別報讀英語補習班為日后做準備。2009年前總統(tǒng)奧巴馬上臺后,三人的親屬移民也在這一年順利辦下,立即買機票乘坐東方航空飛機前往紐約,滿心期盼在美國展開新生活。
漫無目的的餐館打工生涯
葉森同母親、妹妹一起踏上紐約土地,等待她的不是親友描繪“天堂美國、遍地黃金”,而是漫長的餐館打工生涯。葉芯說,姐姐來美后,很短時間內就前往外州打工,在佛州一家中餐館工作時間最長,約有半年之久。雖然佛州坦帕風景宜人,海灘等自然風光吸引不少華人游客前來,姐姐卻鮮少有閑情逸致欣賞身邊美景。
表姐葉芳表示,由于英文不好且沒有高學歷,葉森與同樣情況的新移民只能去餐廳打工,多數都只能從前臺做起,一周工作七天,每日不少于八小時,工資也在淡季和旺季時有偏差。葉森的工資不高,每月要寄一半回家給父母補貼家用,另一半用于自己平日花費及給妹妹買禮物。
葉芯表示,姐姐不喜歡太忙的工作,做前臺枯燥乏味,收入也不如服務員多,但工作中途可以偷閑玩手機和同事聊聊天,無太大壓力。不過,來美后的姐姐朋友變少,很少出去游玩,也不再愛打扮。姐姐做每份工作的時間也都不長,有時一個月就辭職,回到紐約和父母及妹妹相聚。剛開始時一家人在紐約擠在一間小房子里,屋子小,一家人團聚時仍頗為開心。
2012年,葉森再去費城的中餐館打工時,認識擔任廚師工作的福州老鄉(xiāng)陳光明,迅速墜入愛河。
2016年6月兩人有了愛情結晶。由于得子不易,葉森格外重視這個孩子,每日都會在網上查詢什么食物會對孩子的身體好,一日多餐。
家人盡力仍難防范憾事
2017年3月,葉森順利在紐約長老會皇后醫(yī)院誕下一名健康的男嬰。夫家經濟條件不寬裕,丈夫每日忙于工作,父親葉加贈希望照顧女兒,從生孩子到做月子期間就將女兒接回家中。盡管曾聽女兒說心情不好,家人都未意識到產后憂郁癥的可怕后果。
葉芳說,表妹回家后整個人都變得陰郁,不愛說話。每日吃飯時,一家人都會開導葉森。”表妹表面上都說好,但實際上情況每況愈下,她自己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大孩子,都不知道怎么照顧自己”。
做完月子后,葉森回到費城夫家,發(fā)生兩次離家出走情況,但都留有紙條告知丈夫會晚些回來。家人意識到葉森患有憂郁癥,在5月20日再次將女兒接回紐約家中,同時把嬰兒留在夫家,擔心葉森產后憂郁癥會抱著孩子一起尋短。
葉森此次回家后,葉芯也辭去工作,同母親還有表姐三人一起照顧她。葉芯說,姐姐不像以前和她無話不談,只偶爾透露作為新手媽媽,感到自己不稱職,承認患有產后憂郁癥。家人在葉森的手機里,還發(fā)現(xiàn)曾搜尋”如何自殺”。發(fā)現(xiàn)事情嚴重性后,葉芯陪姐姐到婦科看診時,不過護士以葉芯并非直系親屬為由,無法透露其診斷,讓家人失去最后一次幫葉森走出悲劇的機會。
葉家人曾將找尋葉森的希望寄托給警察,5次報案,警方僅在最后一次才正式立案。最后得知葉森跳樓自殺的消息,還是來自費城的親友,并非警方。如今葉加贈和陳光明都雙雙辭去了工作,而葉森留下的兒子僅有三個月大,日后撫養(yǎng)和教育都需仰仗單親爸爸陳光明。
葉芯表示,她不認為來美國是造成這場悲劇的主因,再有一次機會選擇和家人來美國,她與姐姐還是會來,“因為家在這里”。
心理醫(yī)師吁華人及早看診 揮別憂郁
對于福州移民葉森產后憂郁癥跳樓自殺,心理醫(yī)師指出,新移民作為移民的亞群體,罹患憂郁癥比例較大,而且多不主動尋求治療,曾在紐約華社釀多起自殺或殺害他人的悲劇。同時,憂郁癥屬于慢性疾病,患者切勿在短期緩解后就終止治療,復發(fā)機率非常高。
從事心理治療20余年的精神??漆t(yī)學博士陳張栩指出,新移民由于文化差異大、語言不通等,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她說,部分移民都未受過高等教育,而家鄉(xiāng)人描繪的移民夢,更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幻想?!霸S多病人都因現(xiàn)實和腦中構想的美國生活落差太大,且未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當困難來臨時就患上心理病,憂郁癥比例較大”。
她指出,以產后憂郁癥為例,不少病患認為經過一段治療已經痊愈,殊不知生二胎時復發(fā)機率很大。陳張栩表示,曾有一名華裔新手媽媽,在懷有頭胎時,出現(xiàn)厭食、失眠和莫名哭泣等癥狀,生產完后心理狀況更糟糕。當該華女來看診時,被診斷為產后憂郁,并接受幾周治療,癥狀暫時緩解后,病患自行中斷治療。該華女生二胎和三胎時,產后憂郁癥再次復發(fā),尤其在第三胎時,產生輕生的念頭,只能回來找陳繼續(xù)看診,接受長達數月的診療。
憂郁癥初期表現(xiàn)為失眠或嗜睡、厭食或暴飲暴食、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體重減輕或增加、思維遲鈍、疲勞、無價值感、精神不集中或有自殺念頭九種癥狀。陳張栩說,若民眾認為自身符合其中5種,就應找專業(yè)醫(yī)生及時看診。
紐約州心理治療師張紅指出,不少華裔認為看心理醫(yī)生就是得了“神經病”,感到羞恥,病情一拖再拖,造成惡化。她呼吁民眾應正視心理疾病,而心理醫(yī)生除了用藥物治療病人外,還會幫病人做心理輔導等,“生病感冒了要吃藥看醫(yī)生,心理上出現(xiàn)問題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