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廣東警方摧毀多個涉校園貸犯罪團伙 受害學生350多人

2017年06月15日 17:1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廣東警方摧毀多個涉“校園貸”犯罪團伙 受害學生350多人

  中新網(wǎng)廣州6月15日電 (記者 索有為 陳啟任)廣東省公安廳15日通報,廣東警方近日開展“颶風19號”專案統(tǒng)一收網(wǎng)行動,集中對涉“校園貸”及其關聯(lián)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打擊,共摧毀犯罪窩點20余個,抓獲嫌疑人180余名,破獲案件190余宗,受害學生350余人。

女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社區(qū)“裸貸”被敲詐勒索。警方供圖
女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社區(qū)“裸貸”被敲詐勒索。警方供圖

  廣東警方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多發(fā)的“校園貸”違法犯罪案件引起了警方重視。廣東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對全省網(wǎng)絡兼職詐騙犯罪線索進行集中梳理,將涉“校園貸”違法犯罪列為“颶風19號”專案,部署全省開展偵查,先后梳理出三批涉“校園貸”違法犯罪線索,掌握犯罪窩點20余個,涉及廣東、河北、上海、福建和陜西等多個省市。

  5月下旬,在公安部協(xié)調指揮下,廣東警方開展涉“校園貸”違法犯罪收網(wǎng)行動,成功摧毀多個犯罪團伙,抓獲嫌疑人180余名,破獲案件190余宗,受害學生350余人,查扣電腦、手機、銀行卡、賬簿、詐騙劇本等涉案證據(jù)一批。

  警方稱,一些不法分子和機構打著“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幌子,將高利貸、金融詐騙等“黑手”伸向大學生群體。有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向在校大學生推送貸款廣告,以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并要求繳納貸款“手續(xù)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收到學生支付款項后即將其“拉黑”不再聯(lián)系;有的串通“職業(yè)培訓機構”舉辦職業(yè)指導講座,夸大培訓效果,與學生簽訂聲稱能提高綜合技能的培訓合同,并與貸款公司勾結,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從中詐騙學生;有的要求學生提供照片、視頻、身份證和家屬電話號碼等作為貸款抵押和擔保,一旦學生無法如期還款,便以此威脅,勒索錢財。

  警方披露,2017年3月,陳某(廣東省某高級職工學校女學生)因欠朋友錢急需貸款還錢,在QQ興趣部落模塊關注小額貸款社區(qū)放款人施某,向施某申請貸款3000元,月息270元,施某要求陳某提供全身裸體照片、視頻、身份證和家屬電話號碼作為貸款抵押和擔保。陳某按施某要求提供后,施某以照片和視頻不象同一人為由拒絕放款,并于4月5日通過微信將裸照發(fā)給陳某,勒索1000元,并將陳某裸照發(fā)給她母親。威脅其母親匯錢給他,否則將陳某裸照發(fā)至網(wǎng)上,后陳某母親便帶陳某至派出所報警。韶關警方接到警情后,立即開展偵查,最終鎖定了施某為重大作案嫌疑人。5月下旬,專案組趕赴安徽省合肥市將犯罪嫌疑人施某抓獲歸案。

  警方表示,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普及、大學生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校園消費金融的實際需求,許多金融平臺、民間小貸公司等機構趁勢而入,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貸款業(yè)務,各種“校園貸”應運而生。“校園貸”作為一種新興的網(wǎng)絡金融平臺,在給學生創(chuàng)業(yè)投資、解決學生經濟生活等提供資金便利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不少社會問題,滋生諸如“電信詐騙”“敲詐勒索”“尋釁滋事”“暴力催債”等違法犯罪行為。

  廣東警方呼吁,廣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遇資金困難,應通過銀行等正規(guī)渠道獲得金融支持,不要盲信盲從、貪小便宜;要加強對個人身份信息、財務狀況等個人隱私和基礎信息的保護,提升網(wǎng)絡金融安全意識、風險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消費和借貸觀念;對涉嫌“校園貸”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向學校反映或向警方報案。(完)

【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